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眼錄/南京與文學\劉 俊

時間:2021-11-02 04:28:34來源:大公报

  「文學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南京的榮譽稱號──這足以表明南京文學的發達。南京大學教授胡小石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寫過一篇文章《南京與文學》,專門論述南京與文學的歷史淵源和密切關係。

  南京號稱六朝古都(東吳、東晉、劉宋、南齊、梁、陳),其實作為都城不止六朝,後來還有南唐、明(早期)、太平天國、民國,共計十朝。「南京」之名,則始自明永樂十八年,也就是一四二○年──至今已有六百年了。

  在胡小石先生看來,戰國末期的南京「地屬東楚」,文學應為「楚文學(楚辭)所籠罩」,而「南京文學之顯著於世,當自孫吳以後」──陸機、陸雲兄弟,即起於吳中,陸機的《文賦》很可能「即作於首都」。東晉以下的宋、齊、梁、陳,為「南京文學之最高發展」,「後來之南唐為其尾聲」。胡先生認為中國文學「真正在南京本地創成者」,「有下列諸事:(一)山水文學;(二)文學教育;(三)文學批評之獨立;(四)聲律及宮體文學」,他甚至認為「明清兩代之八股文,亦起於此地」。以上這幾方面,或開拓了文學內容和主題(山水、宮體),或確立了文學批評和文學教育的地位和獨立性;或創建了新的藝術形式(聲律),均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具有「開疆拓土」的意義。

  時至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本事出於南京,而《紅樓夢》和《儒林外史》的作者也都與南京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前者少居金陵,後者則長期在南京做寓公。二十世紀以來,從張天翼到葉靈鳳,從白先勇到余光中,從葉兆言到蘇童,從畢飛宇到葛亮,從魯敏到凌嵐……眾多作家來到南京或走出南京,記憶南京和形塑南京,這些閃耀着文學之光的名字,用他們的筆和他們的行跡,豐富了南京也文學了南京,共同造就了南京文學天空的雲蒸霞蔚,奪目燦爛。

  古代南京曾為中國文學做出過開創性貢獻,相信已是文學之都的南京,也會為當代世界文學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