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以夢為馬/《香港故事》 別樣溫情/管 樂

時間:2020-07-10 04:24:44來源:大公報

  《香港故事》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

  這並非一本新書,去年十月就已出版,然而由於持續的暴亂,加之後來的疫情,直到不久前我才從主編閔捷老師手中拿到它。書裏收錄的五十個故事,正是來自新華社香港分社於二○一八年創辦的「香港故事」欄目。在這些精彩的故事中,既有如慈善家田家炳、商界傳奇人物呂志和、雙料影后惠英紅這樣的社會知名人士,也有如經營火龍果農莊十餘年的晏富琴、鍾情詠春拳的女大學生劉碧堯、有四十多年「寫信佬」生涯的球叔這般市井生活的平凡人,他們的背後,折射的是世間冷暖與大時代裹挾下的人生變遷,詮釋的皆是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獅子山精神」。

  對普通讀者而言,讀這本書可以發現「不一樣的香港」。對我來說,它更像一部新聞採寫範本。因為從事文化報道的緣故,我對這本書裏的故事並不感到陌生。每逢周日欄目發布稿件時,必在第一時間追看。我常常捫心自問:為什麼「香港故事」可以在市井百態中挖掘到這麼多「不一樣」的題材,並且能夠以每周一篇的頻率推出,同時還保持住高水準?

  閔老師告訴我,欄目自開播起,每一期都堅持開策劃會,鼓勵記者重新審視平日裏司空見慣的新聞資源,從身邊的現實生活中發現選題。比如,油麻地玉器市場裏「寫信佬」球叔的新聞線索,就來自一位住在附近的同事的微信朋友圈;再如,「香港溫情記憶:轉角遇到報攤」「尋找香港街頭巷尾的『武俠味』」「24小時店:見證夜的香港」,等等,光看這些報道的標題,便可推測記者為選題深入社會角角落落尋找靈感所耗費的心力。

  事實上,《香港故事》的出版並非一個完結,現實中的欄目還在繼續講述這個繁華都市下的溫情與樸實。我依然期待着,並希望自己不久也能書寫出不一樣的「香港故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