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道德之心\輕 羽

時間:2020-02-25 04:24:08來源:大公報

  我有時在想,現在到底還有多少人讀過中國古代哲學,例如四書五經?也許年輕一代會覺得這些古文很過時,又或過於迂腐,可是大部分道理其實都同樣適用於現代世紀。

  《孟子.公孫丑上》的名句是「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孟子的意思大概是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就如倘若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將要掉進井裏,都必然會產生同情和着急的心態,繼而伸出援手加以救助。這並非有什麼其他特別原因,就只因為人皆有一份同情心於心底之內。如果沒有這份同情心,根本就枉稱為人。除了惻隱之心,孟子更認定人有羞恥、謙讓和是非之心。連同惻隱之心,這四種心態被引申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操守。

  孟子表述的「人見孺子入井」例子,最重要的理據是展示了人會有一種救人的天性本能。若然不去救助這有危難的小孩,人皆會產生內疚。而且,這種救人的行為,背後並沒有任何特別目的。換言之,救人的行為本身就是目的,而非達到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從孟子的角度,這就是發自內心的「覺」,是不能透過五官的經驗去驗證它屬真屬假。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人性的發端,這是與生俱來的,由此而成為孟子倡導「性善論」的理論基礎。

  從近期的抗疫狀態而言,這令我想起另一種情況:倘若跌入井中的孺子並非孟子的同族人,那又會如何?假如那孺子是中東人、非洲人、南亞人,孟子是否就會置之不理?水井旁邊在看熱鬧的其他村民,會否吶喊助威:「這個孩子不是我們同村之人,不要理他死活,就讓他掉進井裏算了!」世人若是如此,人性是否仍然向善?

逢周一、二、三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