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及新年,看一齣大堆頭、大製作的大電影,確是賞心樂事。香港這個黃金檔期,從前大多只有荷里活或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能夠進佔,但是近年的韓國電影不遑多讓,不論是劇本或製作水平都異軍突起,有力在任何黃金檔期佔一席位。《白頭山:火山浩劫》既是典型的自然災難電影,亦與韓國的社會、政治和人情互有關連,能讓觀眾度過驚心動魄、熱淚盈眶的兩個小時。
故事源頭來自大自然變化,白頭山發生火山爆發,引發八級地震,城市慘被無情摧毀。接着下來,火山將會噴出大量岩漿,整個韓國將被覆蓋,人民無法逃出生天……
這個背景設置很具說服力,因為大自然災難的影響力巨大,亦非一般科學方法能夠解決。為此,韓國的地質學家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應對方法:奪取朝鮮原本已經擱置的核子彈頭,搬到白頭山地下引爆,以大量崩塌土地來堵塞岩漿外流。不管這是否真正的可行方法,卻能為故事帶出另一層面的衝突:朝韓之間如何合作,化解人民的生存危機?
近年韓國影視作品都十分着重劇本質素,《白》也不例外,不單涉及自然災難和政治衝突,角色的個性和關係更是故事重點。原本即將退役然後陪伴太太臨盆的韓國爆破專家,誤打誤撞之下成為了奪取核子彈隊伍的指揮官;朝鮮地下情報官原本希望藉着核子彈來獲得個人利益,後來卻與爆破專家合作,好讓失散的女兒逃出自然災難。故事焦點逐漸轉移至兩位南轅北轍的男性角色,二人從衝突至合作,既為所有韓國人民的安全而賣命,另外更重要是二者都曾經或將會成為父親,正是為家為國都要付出無比勇氣,甚至犧牲個人生命亦毫不畏懼。
除了災難性的特技場面,細緻的劇情和寓意亦是《白》成功吸引觀眾的元素。兩位男主角其實都不想充當英雄,但為了主宰自己的命運,最終就算奉上生命亦在所不惜。
逢周一、二、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