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書之妙道/何紹基的「回腕」執筆法/鄧寶劍

時間:2019-12-05 04:24:23來源:大公報

  圖:何紹基行書軸

  何紹基追求篆隸筆意,不僅寫篆隸時如此,而且寫楷書等其他字體時也如此。「欲從篆分貫真草,恆苦腕弱任不勝」,便是其書學宗趣之自道。何氏評書,亦以有篆分遺意者為上,如評《蘭亭序》「深備八分氣度」,評《瘞鶴銘》「自來書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貞白此書者」。

  漢人作隸與唐人作楷之一大不同處,在於行筆時筆尖與筆腹所處的位置不同。漢人以手執簡,右手常倚靠左手,筆尖多朝左甚而朝向左後,所以橫畫起筆多呈蠶頭;亦因右手倚靠左手,所以橫畫行至末端提筆時餘勢朝前,故多留下雁尾的痕跡。楷書的發展是和紙張的普及密切相關的,在紙上寫楷書(尤其是小楷),多置紙於案,筆尖自然衝向左前,所以起筆和收筆的形狀皆異於隸書。

  何紹基臨習漢碑甚勤,對漢隸的點畫特徵了然於心,可他是以「筆筆正鋒」的方式來追摹篆分遺意的。以後人的運筆方式力追古人的點畫形態,就難免會產生較為奇特的執筆方式,也難免會費力到「汗浹衣襦」。從何紹基的作品可看出,他寫橫畫時確實常常從左下方起筆,頗近於漢隸的形狀,這正是得益於「回腕」的執筆法,因為手腕回抱,起筆時筆尖自然處於左後的位置。

  「回腕」在清代以前的文獻中本用以描述運筆,與何紹基所說的「回腕」執筆法是兩回事。何紹基的「回腕」執筆法也並非古法,而是他為了追尋古法而採取的特殊路徑。 (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