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數字遺產」難題何時解\胡一峰

時間:2019-11-15 04:24:20來源:大公報

  幾個月前參加一位學界前輩的追思會。我建議把老先生的郵件,包括有內容的短信、微信盡量收集、整理起來,得到與會者贊同。這些東西有個專門名詞叫「數字遺產」。

  這些年,社會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深。我們不知不覺都在積攢數字財富。那些資深玩家在網遊世界中辛苦修煉的帳號,或點燈熬蠟換來的「裝備」,都是真金白銀。一些學問家文藝家得風氣之先,早開始用微信、電郵作專業交流,吉光片羽,新見迭出,啟人實多,足稱學林藝壇珍貴史料。

  作為芸芸大眾中的一員,親人朋友之間的數字化交往所留痕跡,或許稱不上「史料」,更無法變現。但文獻最本質的價值,其實是對於個體的價值。就好比我們偶然翻出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一頁舊信札,哪怕只是半張明信片,勾起的沉思或回憶總是令人心動悵惘。

  而我們也大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朋友故去多日了,我們卻一直不願將其微信刪除,似乎朋友圈裏少了這個頭像,就是第二次宣判了他的死亡。為此,寧可任其停止更新在某一日。

  活在這個數字化的社會,我們留下文字、圖像或聲音更加容易,個體的數字化空間較之現實生活,卻更具私密性。發達的密碼以及生物信息驗證技術,令人幾乎無法進入他人的數字空間。因而,若某人突然去世,生前又沒有留下進入私屬數字空間的密鑰,那麼,哪怕至親至近之人,獲取「數字遺產」也將困難重重。網上可見此類官司,也以互聯網公司獲勝、主張「數字遺產」者失敗為多。

  這麼說來,數字化讓在場更豐富多樣的同時,也讓離場「清零」更加乾脆利落。而若「數字遺產」的難題得不到解決,生理死亡或許就意味着徹底的消亡。這大概是技術雙刃劍的又一例證。不過,對於此類問題,我歷來持樂觀態度,技術進步帶來的問題終將也只將被新的進步所克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