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粵劇曾經出現衰落潮,直到八十年代起才出現「小陽春」。然而,隨着社會急速發展和變化,各類傳統藝術都難免受到衝擊。直到回歸之後,政府不斷投入資源,粵劇重新受到重視,成為香港的獨特文化象徵。可是怎樣才可有效地推廣粵劇,吸引更多新一代觀眾?這是劇團和政府各部門都需要共同努力的工作。
名伶阮兆輝擔任藝術總監、「班政家」(粵劇製作人)鄧拱璧監製、戲劇工作者曾慕雪編導的《戲裏戲外看戲班》,自二○一四年首演,曾於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以至荷蘭、比利時、意大利、韓國、新加坡等地演出。最近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該劇於香港高山劇場公演,讓香港觀眾有機會一睹其風采。
將《戲》定位為推廣式劇場較為合適,因它有一個基本戲劇結構,但內容卻着重向外籍觀眾介紹粵劇的初步知識。一個小型戲班到外地演出粵劇,原本的樂師因病未能演出,班主唯有在當地找一位臨時工頂替。戲班成員一直等候,卻來了一位似真還假的粵劇前輩;另一方面,一位黃皮膚但操外語的記者到來採訪,她對粵劇毫無認識,語言上亦不易溝通,故此惹來諸多笑話。
文武生、武生、花旦、武師,以至後台人員如提場(舞台監督)、衣箱(服裝助理)、畫部(布景師)和棚面(樂師),全劇的角色都由真正粵劇戲班從業員飾演,故此角色真實感強,台詞和術語流利。角色在互相交流和推進劇情進展之時,都不忘以粵劇身段和做手作形態,又或插科打諢地說唱,務求營造戲班日常工作的面貌。記者與班主的英語對話,更將一些戲班的傳統規矩和習性向觀眾解說,例如為何在晚上開鑼,團員仍以「早晨」互相打招呼?戲曲面譜的特色如何區分?
凡此種種,都能令普羅觀眾對傳統藝術加深認識。最後,輝哥以南音《客途秋恨》總結演出,令全劇留下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