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書店?咖啡店?/大 千

時間:2018-07-23 03:17:10來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書店裏設置一個可以喝東西和小憩的區域,成為一種流行。

  無論是在香港、北京,還是其他的城市,走進當地叫得出名的文青書店,比如西西弗斯、誠品書店或單向街,總會有香氣縈繞。一本書,加一杯咖啡或奶茶,似乎成為了讀書人的標配,彷彿唯有如此,才能度過一個漫長的午後。

  誠品書店進入香港前,筆者買書都是去商務印書館或Page One。印象中,又一城的Page One也有可以落座喝東西的地方。而類似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書店,相比之下就比較傳統,目及之處盡是書,鮮有可以讓人歇腳的地方。有一個粵語詞叫「打書釘」,說的就是在書店裏光看不買的顧客。這種顧客最「乞人憎」,是書店經營者最「討厭」的,把書翻皺了,還不買,當然令書店老闆不悅。這或許是這類書店、書局不設座位的原因:書店只賣書,要看,買回去看。

  而較為文青一點的書店就不一樣了。不但書店布置得極具現代風格,專門設置的咖啡區也頗花心思。類似單向街、西西弗斯這一類型的書店,顧客可以任意挑一本書,拿到咖啡區,點上一杯東西,就能開始在書中漫遊。而另一類如誠品,則需要顧客先買了書,再入座。無論哪一種,都提供了一個落腳點,營造了一種閱讀的氛圍。在這種時候,書店和咖啡店似符合而為一,成為了一些人的精神家園。

  至於類似星巴克、PCC之類的咖啡店,則成為了「書店」的延伸。經常會看到有外國人點一杯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打開一本小說或雜誌。每每見到,總覺得咖啡和書籍天然相配。不過,在咖啡店裏,更常見的是三五成群的學生。特別是在香港,一到考試前後,或者假期,咖啡店就被學生佔領。面對成山的資料,嘰嘰喳喳的討論,筆記本和練習冊鋪滿整張桌子。這也難怪,有網友上網吐槽,咖啡店成為了學生們的「自習室」。

  三種類型的閱讀空間,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