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自由談/小談黃鱔\霍無非

時間:2025-11-03 05:02:08來源:大公报

  今年是蛇年。蛇棲水陸,出沒草木,近朱者赤,最像蛇的水生動物當數黃鱔,牠和蛇的形態、習性、食譜相近。毒蛇捕食,咬住獵物,注入毒液,待獵物完全不動了,不慌不忙吞食。黃鱔像個「猛張飛」,咬住獵物不鬆口,即使咬到人類的餌鈎亦然。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鱔肉「﹝氣味﹞甘,大溫,無毒。﹝主治﹞補中益血,療瀋唇。」並記述:「一種蛇變者名蛇鱔,有毒害人。」蛇鱔可能絕種了,今時難得一見。

  年少時,摸螺捉魚是我們這幫渾小子的最愛,滿身泥水在河溝裏腳踏手摸,不時有塘虱、山斑、白鯽擒穫,而那黃鱔,在泥水中按住,拿出水面一瞧,褐背黃肚,在手中蜷曲扭動,乍一看像蛇,駭得猛力甩掉,待反應過來是鱔,早逃之夭夭。有時逮住不鬆手,滑溜的鱔體硬是從手指縫中溜走。所以黃鱔對我們而言,是又愛又恨又不甘。

  黃鱔有一定藥性,民間有作藥膳的食俗。

  烹鱔之法,見諸古今撰著。清代袁枚寫的《隨園食單》,分「鱔絲羹」、「炒鱔」和「段鱔」三種做法,看出都慎加湯水,想像是用武火爆炒,「段鱔」的配料註明:「以冬瓜、鮮筍、香覃作配,微用醬水,重用薑汁。」寫得簡練,也給掌勺人留下發揮的空間。此外,嗜鱔的作家,亦有食鱔的文墨美篇存世,梁實秋筆下河南館子的生炒鱔魚絲,汪曾祺詳盡描寫的淮安全鱔宴,林清玄感念母親乞討鱔骨熬湯給子女補營養等,寫得活龍活現,母愛滿滿,看得口中生津。

  我等凡夫俗子,烹鱔都是家常做法,沒恁多講究,自己喜歡就行,韭菜花、尖椒、春筍、萵筍、蒜苗、四川兒菜等,都可與鱔段爆炒,再撒些胡椒粉去腥提香,就更絕妙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