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極具環保意識和重視舊物循環利用的柏林人來說,二手買賣與捐贈幾乎已是生活日常。小孩們人生中的第一場舊物捐贈,便是從贈送他們不需要的玩具和看過的書籍開始。
在柏林的很多社區裏,家長們把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子的玩具圖書贈送給鄰居家小一點的孩子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有時候實在太多了,家長們乾脆拿一個大筐,把東西放在筐裏,擺在樓道或者社區小花園的花壇,上面寫個牌子「贈送」。路過的鄰居看到了,便會按需自取。
有時候一個街區或者大一點的社區兒童中心也會定期舉行舊物贈送或者交換的活動,搞得像個二手市場一樣,只是都是交換和贈送,而不是買賣。
除了普通玩具書籍,有些兒童用品往往不是贈送,而是進行二手買賣的,比如說戶外運動裝備。
德國人熱衷於戶外運動,裝備則是必不可少的。從小騎自行車,玩輪滑,或者踏板車……都是按年齡配備合適的裝備。然而,這些東西往往一個年齡段也就一兩年的使用期,所以等孩子大了需要大號自行車或者輪滑時,這些東西依然有七八成新。畢竟算是「大件」,新買的時候價格都不便宜,所以二手折舊低價出售也是合理和常見的事兒。特別是某一款極受歡迎的兒童自行車,因為產量跟不上,時常特定的顏色或者大小缺貨,品相好的二手自行車原價賣出去的情況比比皆是。也正因為這個狀況,家長們都覺得這個自行車「保值」,更是認准了這個牌子,從小到大都買他家的。
還有就是滑雪服潛水衣之類的東西。滑雪服潛水衣基本上都是在滑雪或者潛水假期裏才會用得上,一般也就一年一兩次兩三次,到第二年小孩就長大了不能穿了。於是這些穿過一兩次幾乎還嶄新的衣物也成了家庭之間互相贈送常見之物。
除了運動,有些樂器也是家長們在二手市場會特別關注的,比如說小提琴。從最小的小孩用八分之一的琴,到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再到四分之三,最後才是成人琴。這麼多年學琴下來也是不小的開支。所以琴童父母在買琴前會先問問老師或者其他學生有沒有要淘汰的二手琴。
所以從玩具書籍,到衣服鞋子,再到樂器和運動裝備,家長們之間互相贈予買賣二手物品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媽媽們在給小孩購買戶外裝備或衣物前都會想想是不是身邊有朋友家大一點的小孩,打電話問下他們有沒有小了的淘汰的物品。問的人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更不會嫌棄,而被問的人也不會覺得尷尬反而很高興舊物依然有用武之地。
小孩們穿着鄰居哥哥姐姐們的衣服,騎着他們的自行車,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