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象尼德蘭/兩隻猴子的背後\王 加

時間:2025-05-06 05:02:03來源:大公报

  圖:老彼得.勃魯蓋爾畫作《兩隻猴子》。\作者供圖

  時隔十三年再訪柏林畫廊(Gemäldegalerie),又見到了老彼得.勃魯蓋爾筆下的《兩隻猴子》。上次謀面還是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於二○一八年舉辦的紀念「勃老」逝世四百五十周年的特展中。一別七載,其間我去了安特衛普、專程去看了收藏魯本斯早期代表作《上十字架》和《下十字架》的「我們的聖母教堂」(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 Antwerpen)、拜謁了「勃老」在布魯塞爾的安息之地,再看這幅巴掌大的小畫中兩隻憨態可掬的猴子,又讀出了更多背後蘊含的深意。

  畫中的兩隻猴子蹲坐在一個拱形的龕狀石窗中,牠們分別被兩條鐵鏈拴在一個鐵環上,一隻面對觀者呆萌地露出微笑,另一隻則蜷縮着以側面示人。背後淡藍色的風景是尼德蘭斯海爾德河港口與安特衛普的城市天際線,畫面正中央的尖塔正是數十年後即將迎來魯本斯兩幅祭壇畫巨作的聖母教堂。老彼得.勃魯蓋爾通過這幅小畫展示了他對空間透視縱深的理解、熟練掌握在風景畫中使用空氣透視法的能力,以及對動物逼真摹寫的卓越技法。然而,如果僅將此作視為大師對兩隻小猴的獵奇寫生之作,那就大錯特錯了。既非靜物,亦非寫生;其背後的真實寓意,遠超表象。

  此時的老彼得.勃魯蓋爾即將從居住多年的安特衛普離開前往布魯塞爾。作為十六世紀歐洲商貿最繁榮的港口之一,安特衛普港充斥着來自全球的稀有物品和珍奇異獸,背景中穿梭在港口的多艘大型貨船便客觀反映出當時熱鬧非凡的海運商貿。畫中的兩隻小猴子乃原產地非洲的紅帽白眉猴(Cercocebus Torquatus)。牠們遠渡重洋來到歐洲,成為了擅畫風景和風俗題材的「勃老」筆下罕見的記錄動物的作品。事實上,在老彼得.勃魯蓋爾安息的布魯塞爾「我們的聖母教堂」(Onze-Lieve-Vrouw-ter-Kapellekerk)教堂外,立有一尊他的青銅雕像。在手執畫筆和調色盤的大師肩頭同樣蹲着一隻小猴子,呼應了這幅大師在離開安特衛普前完成的最後一幅作品。兩隻紅帽白眉猴,實則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安特衛普港繁榮的見證者。

  在老彼得.勃魯蓋爾存世的約四十幅油畫作品中,很多包含着尼德蘭地區的警世箴言。畫家極擅長用略帶詼諧和諷刺的繪畫語言來呈現民俗中膾炙人口的諺語,加之尼德蘭繪畫中的事物往往具有「畫外音」的象徵意義,也給觀者讀懂畫作製造了更大挑戰性。作為動物中最接近人的靈長類「近親」,畫中兩隻稀有的紅帽白眉猴暗指人類的愚蠢,以及如何彼此束縛,而非相互解救脫困。

  不過,倘若我們再仔細觀察畫面細節,定會對「勃老」的「隱藏彩蛋」拍案叫絕:鎖住兩隻猴子的鐵鏈在圓環部分是死扣,但拴在牠們身上的末端卻是活扣。鎖扣的方式和我們今天佩戴項鏈和手鏈所使用的「OT扣」如出一轍:將插銷拉至豎直便能輕鬆穿過鎖環解扣。猴子因為智商受限無法領悟解鎖的辦法,也就只能在面對一條出路時仍屈從於被困的命運,由此映射到缺乏悟性的人類在面臨困境時通常會成為自己的囚徒。至此,老彼得.勃魯蓋爾通過此作想真正傳達的信息是:自暴自棄並不能解決問題,鍥而不捨且活用智慧才能自救,從世俗或精神上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世間萬物均嚮往自由,從未被束縛過的野生動物尤甚。但像畫中那隻低頭蜷縮在一起、把鎖頭甩在身後的萎靡小猴,這種破罐破摔的態度並不能獲得自由。距今近五個世紀的老彼得.勃魯蓋爾,留給人類的藝術遺產僅約四十幅,但卻始終經久不衰。究其原因,他的作品在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的同時,還蘊含着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畫家雖是他的標籤,但從內容上來說,他更像是一位哲人,用具有時代氣息且最接地氣的尼德蘭諺語箴言來概括人生哲理,供世人慢慢品讀、感悟。

  撰文至此猛然想到,從某種程度而言,《兩隻猴子》就是老彼得.勃魯蓋爾的畫作與觀者關係的縮影。在十六世紀中葉的尼德蘭地區,他那些充滿道德隱喻的風俗畫或許就和拴在兩隻紅帽白眉猴身上的活扣如出一轍:畫面雖盡收眼底,若想領悟其背後深意,非慧根較高之人莫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