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與葉櫓因詩歌相識相知相交。二○○一年,洛夫長詩《漂木》出版後,葉櫓讀了十餘遍,寫出專著《漂木論》出版。其後,葉櫓撰寫《詩禪互動的審美效應─論洛夫的禪詩》和《回眸中的審視與超越─從〈唐詩解構〉談起》兩篇文章,對洛夫的詩作進行深入的解讀和論述,將洛夫詩歌經典化。洛夫二○○五年到揚州兩人相見,自此成為忘年交,之後十多年幾乎每年都要到揚州一次,其間就有七次到高郵隨園菜館。
江蘇高郵是運河之畔千年小城,隨園菜館坐落於老城區菊花巷內,幾十年未挪過位置,店內裝潢也是舊面貌。老闆張建農,人稱「雅廚」,早些年在高郵市政府第一招待所當學徒,師傅是高郵有名的孫大廚。孫大廚外號孫大頭,是高郵美食界的扛把子,能請到他做一桌菜得有一定的身份。做他的徒弟,也不容易。張建農堅持下來,也得到真傳。一九八○年,葉櫓在高郵師範當老師,隨園菜館一開業就成了常客。隨園菜館一進門,左首掛着洛夫的題字「酒是黃昏時歸鄉的小路」,讀罷頓覺詩意滿屋。這是二○○七年仲春時節洛夫第二次來此主動題寫在宣紙上的書法作品。
洛夫是詩人,也是美食家。他在揚州感覺沒吃到正宗的淮揚菜,葉櫓便極力推薦高郵的隨園菜館。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將信將疑來到高郵的洛夫在品嘗隨園美食後,在留言本上寫下「隨園獅子頭天下一絕」。洛夫的夫人陳瓊芳女士,自許也是美食大廚,品嘗隨園紅燒獅子頭之後讚不絕口,當即與張建農交流做法,還將獅子頭攤開來研究。原來,隨園獅子頭秘訣在於一個「嫩」字。肉要「切」,肉質新鮮有韌勁。油煎後要用蜂窩煤爐「小火慢燉」,待食材和作料燉透入味,食之入口即化。
洛夫對張建農的廚藝也有不滿意的地方。湖南人喜歡吃辣,洛夫特地點了一道乾煸肉絲,結果吃不足辣味,滿腹鄉愁無處消解。好在席間淮揚美食品種繁多,樣樣好吃,既精緻又有文化,詩朋文友開懷暢飲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