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君子玉言/香港的Hollywood\小 杳

時間:2024-12-04 05:02:05來源:大公报

  圖:上環摩羅街。

  初到香港時,發現有幾個街道名充滿喜感和故事感,比如東區有條愛秩序街、中環半山有個麥當勞道,大角咀有個詩歌舞街……細究起來既簡單又有趣。

  舒淇在給LV錄製的一個城市「聲音行走」系列SoundWalk:Hong Kong專輯裏,講述了有關香港的一段段故事,從陸羽茶室到西港城到叮叮車,敘述是淡淡緩緩的,背後的故事卻是回味綿長的。其中一段Secret Garden講到:「現在 我們在階梯的盡頭 身處荷李活道 右轉 走向荷李活道」,然後講了一段有關荷李活道的故事。

  這個荷李活道,英文就是Hollywood Road。起初我以為跟拍電影的那個「荷里活(Hollywood)」有關聯,一查,兩者無半毛錢關係。這個Hollywood Road是一條位於港島上環與中環的東西向街道。網上很多解釋,都會告訴你這個名字來源於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Hollywood,但早在一九五七年,植物學家胡英秀在其著作《中華冬青》中指出,香港這一帶並沒有這種植物生長,故冬青樹之說沒有根據。後經學者考證,Hollywood其實是第二任港督戴維斯在英國的家鄉小鎮的名字。

  荷李活道因地處英軍佔領的第一塊區域水坑口,而成為港島第二條被以洋名命名的街道。港島的街道命名主要以英國人名為依據,戴維斯卻以他家鄉定名港島第二條大道,表面上是「冬青樹」大道,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政治非議,實際上是心機boy戴維斯給自己留的名。荷李活道這條街道和街名的存在,距今已超過一百八十年。當然,一百八十多年前的街景與現在肯定大不一樣。

  國際知名英語文化雜誌《Time Out》評出二○二四年度「全球最有型格街道」,荷李活道在排行榜位列第二名。

  「在左邊 看到對面美麗的榕樹盤纏在古老的石牆上嗎 這些樹大部分都超過一百歲了 榕樹能夠存活 是因為它們有長長的氣根 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

  我們在荷李活道和城隍街的街角 過了城隍街 一直沿着荷李活道而下 過馬路以後 你會看到新一代的建築……

  一直沿着荷李活道而下 左邊是一個歐式餐廳 在108號 是享用午餐和晚餐的好地方 然後地下的是 裏頭掛着一個龐大的珍珠吊燈 是香港那些只招待會員的傳統會所之一

  如果你喜歡吃下午茶 隔壁的classified有上好的奶酪 店後的酒窖也藏了不少美酒 現在繼續往下走 我們晚點才喝一杯……」

  當年還沒有聽到舒淇的這段講述,只是常常在這裏走啊走的。開始是放工後從office出來,只是為了步行,一條街一條街穿行。大方向不錯,總歸會有道路通往自己要去的地方的。曾經從陸羽茶室走過石板街,轉上皇后大道,路過大館街口,舒淇所講的盤纏在古老石牆上的榕樹,常被我們當作拍照的背景。走累了找一家咖啡吧喝點東西,或者隨便走進一家西餐店,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與服務生呱啦呱啦聊幾句,前菜主菜甜品程序和上的菜餚總是不會錯的。也曾經從中環世界最長戶外電梯一路行至半山,再下來,隨意walk,被擺在街邊的小香火爐、小彌撒像,牆上五顏六色的塗鴉吸引,然後就一頭鑽進巷子裏流連忘返。

  著名的古董街摩羅街(Lascar Row)就藏在這裏。

  一度風靡的網絡小說《摩羅街》就是以此為書名。作者曾說,摩羅街是香港的一條古董街,很多時候這裏靜靜的悄無一人,但是幾乎每家店舖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小說中很多地方與現實裏的摩羅街沒有直接關係。

  香港開埠時,有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擺賣貨品,當時港人把印度人稱為「嚤囉」,此街便稱為摩羅街。也稱「貓街市場」,當時坊間傳這裏有個別店家售賣俗稱「老鼠貨」,慢慢就叫為「貓街」。

  走在摩羅街,兩邊店舖前擺滿了瓷盤瓷碗瓷像,店內則存放了大量從世界各地搜羅回來的古董眼鏡、配飾、傢具、黑膠唱片、老相機等,還有不少香港的舊物,部分藏品更是非賣品的級別。

  「而家你會見到一個路牌 寫住摩羅上街……

  哩度係古董市場 又叫做貓街市場  你可以係哩度搵到好多唔同嘅舊貨……藝術品 錢幣 珠仔 玉器 頸鏈 小飾物同埋舊電話……」

  阿明的古董店就在這裏,倉庫在摩羅街,店舖在荷李活道。當年一眾好友小聚,店門一關,自成一統,舉茶圍爐,恍若世外。

  由荷李活道沿樂古道攀坡而上,有一些文藝範兒的cafe和一些中西合璧的餐館。那時與Chloe一起過生日,切蛋糕吹蠟燭,吃中式法餐。餐食環境俱美,閨密聊聊心裏話。有關香港Hollywood的記憶,至今回味綿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