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自由談/江蘇靖江:尋味昨日春饌\王龍

時間:2024-03-28 04:02:56來源:大公报

  江蘇省靖江市盛產刀魚、鰣魚、河豚長江三鮮。每道江鮮,都烙上時節的印記,刀魚帶着桃花的味道,鰣魚帶着薔薇的味道,河豚帶着柳絮的味道,大江靈秀造就的江鮮,讓人沉迷陶醉。

  歷史上靖江因江鮮成為才墨之藪。據林語堂《蘇東坡傳》述,蘇軾曾三到靖江。此外,柳宗元、范仲淹、陸游、文天祥、鄭板橋、袁枚、李漁……從古至今,延綿不絕。中國古代文人的雅興之一,就是在美酒佳餚後,喜好吟詩作畫,其賦予江鮮的文化氣息,可能比江鮮本身更有滋味,更令人神往,於是盛產江鮮的靖江等長江下游城市,漸成江鮮狂熱嗜好者的天堂。正如文學家李漁所說:「食以人傳者。」

  不過,在長江大保護背景下的今天,野生江鮮已被人工養殖的江鮮替代。《追憶逝水年華》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說過:當過去的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氣味彌亙。亦如昔日的靖江長江三鮮,留在人們味蕾深處的記憶,從未因時光流逝而淡然。

  早春時節吃刀魚,品嘗春天的味道。長江刀魚眼睛小,尾巴黑,身上銀光閃閃。《魏武四時食制》中曹操稱之「魚側如刀」,這大概是刀魚之名的來由。每年春季,刀魚從大海出發,沿長江上溯洄游,最遠可到達湖南洞庭湖。正宗的長江刀魚僅有下起南通上至揚州出產的可稱上品,而洄游至靖江、江陰這一段的刀魚,因江水沖掉了身上的海腥味,且即將產卵養足了膘,行家稱之為極品。刀魚因上市最早,且鮮美無比,故列「三鮮」之首,謂之「春饌妙物」。李漁稱食刀魚「至果腹而不釋手」,放到現在而論,這要麼是「凡爾賽」,要麼得把人吃窮。如今餐廳中常見的替代品是湖刀、海刀之類,雖有其形,卻少了韻味。靖江人吃刀魚講究原汁原味,刀魚不要用刀破膛,而是用筷子伸入魚鰓處捲出魚腸,可以保持魚型完整。清蒸的刀魚不去鱗,稍加醃製,放入些許葱薑上屜,講究的還要在蒸前鋪一層豬網油,能增香去腥。吃清明前的刀魚只需剔除顎下的三角刺,其餘的往嘴裏一抿即可,細軟的芒刺根本不扎人。刀魚魚骨也是一道美味,炸得酥酥的撒上椒鹽,另有一番風味。

  仲春之際吃鰣魚,感悟人生一大恨。每年春夏之交,鰣魚由大海溯江而上產卵,如同候鳥一般準時,所以古代稱之「時魚」。鰣魚最為嬌嫩,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牠「一絲掛鱗即不復動」,蘇軾稱之「惜鱗魚」。鰣魚秀而扁,鱗白如銀,肉中多細刺,唇邊多米點。從明朝萬曆年間起,鰣魚成為貢品。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一書中提到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視鰣魚為花中海棠、書中紅樓,足見對其一往情深。而恨鰣魚多刺,委實是這種美味讓人既享受又折磨。不過,鰣魚多刺,又何嘗不是一種「品格」,這世間讓人着迷之物,恐怕皆是如此。長江鰣魚與太湖銀魚、黃河鯉魚、松江鱸魚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魚,自古以來是極其珍貴的食材。「鰣魚吃鱗,甲魚吃裙。」因鰣魚鱗下脂肪豐厚肥美,肉質細膩,只需簡單的清蒸,就可盡享其肉嫩、脂厚、鱗鮮、湯美的極致體驗。時至今日,我們只能通過品味東南亞的長尾鰣,或大洋彼岸的美洲西鯡來聊以遣懷,但牠已不是我們曾經的長江鰣魚記憶,也非串聯起無數歷史和文化的長江風物。

  暮春之時吃河豚,追尋冒險的浪漫。把至毒和極鮮融於一體,讓人又愛又恨,而且欲罷不能,想要一嘗解饞,只有拚命一試,此物唯有河豚。坊間流傳甚廣的「拚死吃河豚」一說始於宋代,明知至毒還要一往無前,皆因此物極鮮。當年汪曾祺曾眼巴巴地看着河豚,大咽口水卻不敢染指,發出「六十年來余一恨,不曾拚死吃河豚」的吃貨式慨嘆。靖江有「吃河豚不請」的鄉俗,如果想吃,必須不請自來。至於危險,因為燒得多,經驗豐富,靖江的廚師們都能做到「刀刃上從容行走」。河豚在靖江有多種吃法,可清蒸、紅燒、生炒、煨湯,河豚的肉、皮、腸、鰭、肋,皆可製成美味佳餚。靖江人喜愛河豚燒青菜,講究的是有味和無味的搭配,深得「無味使其入,有味使其出」的烹飪奧妙。野河豚的香氣獨特、濃郁,靖江俗語說「吃過河豚無美味」,稱其具有壓倒一切美味佳餚的魅力。河豚的美味和營養價值是不爭的事實。據二○○九年第二期《中國食品學報》刊文介紹,河豚皮中富含膠原蛋白,具有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作用。

  長江十年禁漁,野生江鮮不再。靖江人把河湖海鮮烹製出江鮮一般滋味,把本地菜做成特色菜,吸引大批遊客。人類文明的歷史其實就濃縮在這小小的餐盤裏。美食的變化與轉型,不僅折射出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變遷,也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靖江因長江而生,又因長江而興,保護長江,既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是保護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家園。生態興則文明興,當長江十年禁漁期滿,粼粼波光的長江裏魚群浩蕩、穿梭不絕,在失而復得的欣喜中,我們可以深情而又自豪地說一說,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關於靖江江鮮得以重生的傳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