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生在線/櫛風沐雨又清明(上)\厲彥林

時間:2024-03-25 04:03:10來源:大公报

  清明既是農時節氣,又是傳統節日。清明時節草長鶯飛、百花開放,人們忙於種瓜點豆、春耕春種,追憶祖先、祭祀祖宗。

  一段時間,我們曾糾結和困惑上墳敬香,是封建迷信,還是傳統文化?其實,迷信的是價值判斷和人心,不是追憶、感恩祖先的形式和慎終追遠的儀式。

  每逢清明節,人人都更加思念自己的祖宗先人;不管路有多遠,山有多高,男女老少都要到祖先墳前,上香酹酒,跪拜磕頭,寄託哀思,還願,許諾。

  清明時節,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供祭在親人墓前,焚燒紙錢,磕頭行禮,為墳墓培新土或修整墳墓,然後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我的家鄉沂蒙山區人們到祖墳上添土上墳的時間,有約定俗成的鄉規民俗,一般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寒食。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清明之後的十天之內都可以,也有「前三天後四天皆可」的說法。

  上墳掃墓的紙錢,即冥幣,製作是有講究和忌諱的。自製紙錢的印模,是棗木的,橢圓形,卡腰兩邊是圓的,外圓內方,前方刻有兩枚銅錢的圖案。把印模放在火紙上,用力敲打,就在火紙上印出了一枚枚、一排排的銅錢圖案。敲打印模最好用木錘或者斧頭,用刀犯忌諱。自製冥幣時不能貪多求快,火紙一次也不能太厚。心要虔誠敬重,用力要勻稱,努力做到力透紙背。然後把火紙疊成一個個的長方形,疊加在一起。據說這火紙沒用冥幣的印模印製,燒了是無效的。從前,我家祭祖的冥幣是我父親負責印製,後來是我和孩子們幹了。這種民俗傳統,就這樣一輩輩在家庭中傳承和延續。

  童年時,每年清明節,學校統一組織我們去甲子山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同學們繫着鮮紅的紅領巾,一排排虔誠地站在墓碑前,祭奠長眠在地下的先烈英靈。我逐漸知道「不願做奴隸」的革命先烈,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換來我們的和平生活。中國最凝聚國人情感的祭奠,除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以國家名義進行的祭奠,當數南京的「清明祭」。每年這天,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市民會自覺站在「哭牆」前,悼念遇難的親人和同胞。那是中華民族心靈深處最大、最疼的一塊傷疤。

  清明掃墓,其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到唐朝時盛行起來。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二○一五年,爹娘間隔月餘相繼離世,清明節我必回故鄉祭祖,傾訴無盡哀思,祈禱明天的美好。爹娘墳的周圍,依次是爺爺、奶奶的合墓,曾祖父,高祖父,天祖父……他們依次安然地睡在這空曠瘠薄的山梁上,周圍是他們年齡不一、去世時間不等的子孫。我撫摸墓碑,清理父母墓前乾枯的雜草,在墳頭添上幾鍁新土,但願這吮吸了陽光的新土,能給在地下被寒冷包圍的爹娘帶去一絲溫暖,能感知後人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然後又在那些不知名字的墳前「壓紙錢」,期望地下鄰里之間和諧共處。如果天氣乾燥,就用石塊將紙錢壓在墳前,表示這墳有後嗣,避免被誤認為是無後無主的孤墳。

  記得二○一九年清明,我給爹娘修墳時,那天山上竟然飄起了雲霧,遮住了山頭,山下的田野道路都看不清了。不一會兒細雨飄飄灑灑,淋濕萋萋芳草和剛剛萌芽的刺柏。面對剛剛包壘起的新墳和成片的舊墓,我潸然淚下。佇立在親人墳墓前,此時只有親情與生命意識伴隨眼淚流淌,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給先祖一份坦然的告慰:灑灑脫脫地生活,擁有清清白白的人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