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夏綠蒂.勃朗特的早期手稿。\作者供圖
紐約公立圖書館的精華不止是圖書,還藏有世界著名作家、畫家、音樂家等的手稿。最近它舉辦一個紀念展,展出了一些十九世紀作家手稿。其中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簡.愛》作者夏綠蒂.勃朗特的早年創作手稿和畫稿。
對於《簡.愛》作者的生平,讀者大都耳熟能詳。她出身寒素,父親是個鄉村副牧師,夏綠蒂幼年喪母,她跟姐妹和一個弟弟由姨母照料長大。由於家庭窮困她和姐妹被送到寄宿學校,精神和物質上都倍受艱窘煎熬,這造成了她們終身的心理陰影和病痛。後來夏綠蒂的兩個姐姐早夭,而她和被稱為「勃朗特三姐妹」的妹妹艾米莉(寫《咆哮山莊》)、安妮(寫《荒野莊園的房客》)都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弟弟布倫威爾也是出色的畫家和詩人,死於三十一歲,艾米莉三十歲去世,安妮二十九歲去世;夏綠蒂是六個孩子中活得最大的,她去世時還不到三十九歲。
但是,夏綠蒂創造了文學史甚至創造了歷史。她的小說《簡.愛》成了影響文學史進程的傑作,其影響不止是在文學上,而且影響了後來的哲學、宗教、社會學甚至在如女權主義等社會運動上都發其端倪,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人文現象。
人們不禁要問,閉塞於窮鄉僻壤的這樣一個家庭,又囿於貧困和低劣的寄宿學校環境,當年的夏綠蒂是怎樣成為作家的呢?其實還不止夏綠蒂呢,這個貧困家庭裏一出就是三個,而且家中的男丁布倫威爾也是個藝術家。這裏埋藏了一個謎,我們不禁要想了解一下這個寒門何以能夠創造這樣一種奇跡。
我讀過不少與之相關的傳記書甚至學術著作,都沒有尋找到答案,在這次紐約圖書館的手稿展上我看到了童年夏綠蒂的書稿和畫作,依稀看到了謎底。
出生在這樣一個困窘的家庭,她兩個姐姐都在同一年病逝,一個十二歲,一個十一歲。那一年,夏綠蒂才九歲。但是,物質上的貧窮並沒有戕殺這家孩子們渴求幸福和浪漫愛情的憧憬和希望,甚而因為物質上的貧困更加刺激和放大了這種渴盼和希冀。幼年的勃朗特子女們都苦學,基本上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幾乎全靠自學成才。夏綠蒂童年聰穎多能,還精通法語,能用雙語寫小說甚至寫法語詩歌。
兩個姐姐逝後,夏綠蒂成了家裏的大姐大帶着弟妹們艱難生長。她自幼充滿冥想,這劫後餘生四個孩子苦讀詩書、畫畫、習音樂,餘下的時間就是編故事,童年創造神秘幻想的國度和世界。她十五歲起就跟弟妹們創辦了手寫本家庭雜誌《青年雜誌》並堅持了好幾年。這時,最小的妹妹安妮才十歲,就參加了雜誌編寫。他們的作品都受到了當時流行神秘玄幻哥德式作品的影響,加上他們童年經歷,裏面瀰漫了一層晦暗和撲朔迷離的影子。這種風格成了三姐妹和弟弟後來作品的總基調和母題。
為了謀生,夏綠蒂十九歲起就出外當家庭教師,艾米莉也是二十歲做家庭教師,這些經歷為她們後來小說提供了材源。當年英國文壇非常封閉,女子不能發表作品,她們姐妹只能用男性筆名發表小說。沒想到,作品甫一出版即造成轟動性影響,在今天,她們姐妹被看成文學史上的奇跡和現代主義、女權主義的先驅。
夏綠蒂.勃朗特被譽為在故事裏最早表達女性私我意識的作家,具有社會批判精神,被詹姆斯.喬伊斯和普魯斯特等文學大家尊為前輩。《簡.愛》塑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文學典型,具有高度的個性化和意志力,深刻地呈現並討論了階級和性別歧視、宗教、女權主義等超前的話題。
這次紐約圖書館展出的是夏綠蒂十五歲時的小說手稿《歐內斯特.阿朗伯特歷險記》。在這裏,這位天才少女已然呈現了她的文學才華和編故事的能力。這本手稿密密麻麻寫滿了她的冥想和奇幻憧憬,是《簡.愛》作者最早的練筆之作。這部小說寫的是主人公歐內斯特渴望訪問仙境,在一個秋夕,仙女魯弗斯華納降臨帶他見證了超自然世界的奇觀:由青金石和液態鑽石組成的壯麗宮殿、天堂般的花園、寶石鑲嵌街道的城市。戀棧經年後,歐內斯特酷思故鄉,後由一種魔藥把他帶到了一個綠色的山谷,在那裏他遇到了同樣一位被仙女俘虜但經歷過海底恐怖的老人。歐內斯特決定在這個似乎擁有永恆夏天的山谷中度過餘生。
小說故事雖然簡單魔幻,但結構和描寫已臻一定境界。這部手稿被挖掘後,今天的夏綠蒂研究者在研究其文學道路形成和靈感基礎時,都不能忽略這部早期手稿的意義和它對夏綠蒂寫作生涯的影響。而她的這部手稿在完成一百七十六年以後,二○○六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對勃朗特姐妹研究史的又一貢獻。在紐約圖書館能得以瞻仰手稿真跡和繪畫原稿,無疑對研究和了解這一文學天才具有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