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空心「英大利」\江 恒

時間:2022-11-17 04:24:57來源:大公报

  圖:倫敦金融城一景。\資料圖片

  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周刊(The Economist)日前創造了一個新名詞——「英大利」(Britaly),由英文British(英國)和Italy(意大利)組合而成,形容英國陷入政治亂局,越來越像意大利。豈料一石激起千重浪。

  該名詞出現在雜誌封面的大標題上:「歡迎來到英大利」(Welcome to Britaly),配圖是尚未下台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她身穿古羅馬士兵的服飾,一手持有披薩餅狀的盾牌,另一手拿着叉子,上面捲着意大利麵。結合當時特拉斯因施政混亂瀕臨垮台,而意大利又是出了名的如走馬燈般更換國家領導人,單看圖文,其要表達的意思已呼之欲出。內文中詳細解釋了為何說英國很像意大利,除了前面提到的政治不穩定之外,經濟成長低也是重要因素。

  這種帶有負面色彩的類比,自然引起意大利的不滿,該國駐英大使迅速作出回應,致信批評《經濟學人》極不專業,對意大利有着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他鏗鏘有力地說了一段話:「雖然全球很多人喜愛披薩餅和意大利麵,但意大利是歐洲第二大製造業國家,《經濟學人》下一次封面的圖畫涉及意大利時,可以考慮用意大利的航空業、生物科技業、汽車業或醫藥業來代表,不論選擇哪個行業,都會更準確反映現今的意大利!」他言外之意是,意大利與英國不一樣,我們有強大製造業,可你們有嗎?

  這的確是一記有力的靈魂拷問,也引發英國輿論的強烈回響,不少評論承認意大利人的話很扎心,反問「誰知道我們的製造業在哪?」英國工業衰落雖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在很多人記憶中卻不是如此,按英國長期主流論述,自十八世紀英國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隨着紡紗機、蒸汽機等重大發明紛紛問世,機器大量替代人工,生產效率極大提高,英國成為當時全球最領先的製造業中心。比如十九世紀英國經濟學家、「邊際效用」的創始人威廉.傑文斯,曾描述英國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將世界變成自己的原料供應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洲和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洲的黃金流到了倫敦;印度和中國人給我們種茶葉。」這種畫面一代又一代地印入英國人腦海,讓無數人陶醉其中,又有誰會認真思考,隨着兩次世界大戰後大英帝國的瓦解和衰落,其工業已悄然流失。

  真正加速英國去工業化的「功臣」正是戴卓爾夫人,英國學者史蒂文.伊文斯在《戴卓爾夫人的遺產》一文中指出,她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推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非但沒有給英國的生產效率帶來實質性提高,反而令產業結構更加單一,國家朝金融和服務業大步前進,而工業卻持續萎縮。

  實際上,戴卓爾夫人上台前,英國仍以製造業為主,其佔GDP的比重高達百分之四十,全國四分之一的勞動力也都在製造業。但她執政後,英國開始在去工業化的道路上猛突,鋼鐵、汽車、機械等傳統製造業統統被看成夕陽產業,不是轉移至國外就是轉型成高端服務業,結果到了九十年代,製造業的比重已大降至百分之十六。而時至今日,英國製造業的比重不足百分之九。用經濟界人士的話說,英國工業徹底崩潰,從一個昔日靠工業革命起家、曾經的世界工廠,淪落成如今產業空心化。也難怪當戴卓爾夫人去世後,大批失業的底層工人湧上街頭奔走相慶,高呼「那個臭婆娘死了!」

  十分有趣的是,英國作家克里斯蒂娜.科頓在撰寫《倫敦霧》一書時,原本探討狄更斯小說中的倫敦霧形象,不經意間卻從另一視角揭示了它所蘊含的象徵意味,即身為工業革命發源地的英國人或許未能深切意識到,這種現代產業之霧不僅是一種倫敦特色,還是國家富強的體現。另一位英國作家伊夫林.沃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也有所洞悉,他在小說《打出更多旗幟》中暗示,霧的消退成了大英帝國衰落的象徵:「原先我們有霧濛濛的生活習慣,我們有一堆豐富的、模糊的、美得令人窒息的話語,而如今霧消散了,全世界看到了我們現在這副樣子。更糟糕的是,我們自己也認同了這副樣子。」他要說的是,霧的消散是有代價的,大英帝國不再是那個主導着世界秩序的世界工廠了。

  英國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去工業化的國家,付出了何種代價?美國學者德里克.湯普森在《大西洋月刊》十月號作出解答:英國選擇金融而不是工業,緊縮而不是投資,封閉經濟而不是對世界開放,導致其除去倫敦,成了西歐最窮國家之一。他列舉一例,英國人擔心機器人會搶走所有人的飯碗,但現實恰恰相反。從二○○三年到二○一八年,自動洗車機數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而手動洗車工卻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至於經濟學家感慨道,「這更像是人類搶走機器人的飯碗。」

  正如湯普森所說,英國去工業化除了令製造業變空心,並未變身成後經濟伊甸園,得到的是苦澀、搖擺不定和荒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