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中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多年來被無數人利用作為喝酒的藉口,既然能夠流行千古而不衰,自有其道理與價值;出於著名歷史人物之口,當然具有分量,產生一定影響力。只是我持着懷疑態度看待這八個字,從來憂慮、憂傷能結不能解,酒能解憂,謊言而已。倒是學習忘憂,把憂思驅逐到騷擾心情的勢力範圍之外,更為實用。
最近我在網絡上聽到一首歌,才聽了一次就十分喜歡,之後一直反覆收聽,這首歌名叫《花開忘憂》,由周深演唱。歌曲的名字提出了問題和解決方案,就是以鮮花綻放這個美好的場景疏導負面情緒,與上引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從來人類都在尋找對付憂心的途徑。只是曹操認為酒這穿腸之物具有消滅憂愁的功用,而這位填詞人則透過愛和豁然的人生態度開導傷心人。
歌曲的前奏用鋼琴彈出,琴音輕快利落,總起貫穿全曲的正面情調。第一段就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在黃昏夕陽映照下,主人公「我」在「巷子口」買了花。位於巷子口的花店,應該不是出售昂貴的鮮花的高級花店,十元八塊,幾朵雛菊,就可以點綴生活。不用煞有介事,不用情深款款,不用宣之於口,只是靜靜地把花插在花瓶,放置桌上,對方就會明白這是為她而買的花。他「穿過沿街紅牆青瓦」,信步回家。大概他是居住在舊社區,「推開舊木門回到家」,更加直截了當點出老舊的氣氛。家的美不在裝潢、傢具是否新式,而是取決於住在裏面的人的關係。關係越長久、越醇厚,家就越溫馨。
中國文人嘆老悲秋,幾乎成為傳統,「我」卻體會出不一樣的味道。「夕陽慢慢親吻着我的白髮」,親吻是親密的舉動,蘊含愛意。日暮之人,不為「只是近黃昏」的事實困擾,反倒領略到其中情意,人生態度積極。想像一下,一頭華髮,在無限美好的餘暉下散發出閃爍的銀光,是多麼的養人眼目。
「把時光,都燉香」,是新奇的對待時間流逝的手法。燉是烹調方法,特點是慢,急不來,慢條斯理,花時間;火候也不可猛烈,一味溫柔,方可提煉出食物的精華。人生,正是以時間一點一滴燉製而成。年輕人偏好煎炸食品,刺激味覺,感受強烈,忽略了食物的真味;再說,他們也缺乏等候的耐性。唯有老人,爐火純青,才有這份把時光燉香的能耐。
人的生活經歷豐富,悲歡離合,訴說不盡。隨便讓人事攪擾情緒,落得形神俱疲。「一件遺憾的事,就喝一碗湯」,「一件遺憾的事,就喝一杯茶」,面對失意,不是心存不忿,或者搥胸問天,而是喝一碗湯,或是一杯茶。湯水平衡身體失調狀況,茶可安定煩惱精神。解決不來的事情就不要勉為其難,淡然一笑,處之泰然才是養生之道。
「反正也很難上鎖,這歲月如小偷」,日月交替,春秋更迭,日子流逝,從不回頭。既然一切皆自然規律,就無需強求逆轉,既來之,則安之。「我們蒼老的時候,就回到小時候」,一起回憶青春歲月,採青梅,撿小貓,取笑自己當年幼稚,欣賞對方舊時純樸。回憶,給收藏在守衛森嚴的腦袋,就是妙手神偷也是無法下手。
「若記憶被偷走了,忘了我的愛,我會說:你好啊」,原來老年失智這種腦部疾病,破壞力比歲月神偷更加強勁。當事人若無其事,只是苦了身邊的人。一句「你好啊」,輕描淡寫,繼續守在身旁,這就是愛。
人始終都要走到「我們睡去的時候」,睡去不是悲慘的結束,反而會叫人「像孩子無憂愁」,生命有始有終,人應該學習欣然接受,享受這份無憂無慮的福氣。「這份愛只是活在另外時空,如果每一聲再見,會開啟一個新的空間,每做一個夢,是時空偶爾的重疊,你好嗎?離開的人啊!請幫我相愛到劇終。」憑着愛,縱使一個人先離開這個世界,他只是到了另外一個空間等待你,彼此不會分離。
「這是給你的花,花的名字叫忘憂草」,花寄託住「我」對愛人的真摯感情,只為一人而設,只有你有資格接受。享有愛,可以把憂傷拋諸腦後;愛人,叫自己的人生充滿喜樂。
愛,使人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