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我與大公報/三代人的《大公報》情緣\陳冠宏

時間:2022-06-21 04:24:33來源:大公报

  凌晨,我拿着有溫度的《大公報》……

  作為一個「發行佬」,我拿到的《大公報》,都是帶着溫度和墨香的。

  每天凌晨,當報紙由印廠「出世」,接下來的就是我們「發行佬」的工作了:貨車司機先從印廠把一扎一扎的報紙運到市區,接着由報紙分發員接手,在中環、灣仔一帶的分報點,嫻熟地按照A、B、C疊的順序,快速理好,然後再交付給報販,或者轉運報攤和便利店……當大多數市民還在酣睡的時候,新鮮出爐的日報就按照這樣的程序擺放在報攤和便利店的貨架上。

  說起來,我和《大公報》的緣分可以說是「天生」的。我的祖父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在中環經營報刊發行,代理《大公報》的發行,及後由我父親、母親接手,十多年前,當我從海外學成歸來,隨即接棒,傳承與《大公報》之緣分。

  大概是六、七歲吧,一個凌晨,忘記了是什麼原因,父親帶同我前往灣仔軒尼詩道國華商業大樓,等待「出紙」,詳細的場景已隨年月長久而淡化,但今天依然清晰記得的是,當時拖着爸爸的大手,好奇地摸過仍然溫熱的《大公報》「頭輪紙」。及後,爸爸帶着我前往中環德輔道中的電車路,觀看一眾夥計熱火朝天地疊報、分紙的畫面,這一幕成為我進入報刊發行業的啟蒙。

  因為家業的關係,家中每天都有當天不同的報紙,令我自幼已習慣報紙油墨之香。而識字之後,對《大公報》尤感親切,因為當時覺得這份報紙名字起得好,「大公」二字易記易認,遂成為我記憶中第一份報紙的名字;及後年歲漸長,也曾遍覽群報,若說對於中國文字、文化及國情的興趣和投入,除了長輩的叮囑之外,離不開眾多報紙副刊的薰陶,當中自然少不了《大公報》的「大公園」和「小公園」。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猶記得二十五年前,香港回歸當天,爸爸接了一份重要工作──將當天所有的香港報紙包括《大公報》,每家報紙百多份,第一時間運上內地。當時父親顯得頗有壓力,一直在旁監督,從頭到尾跟進,更和夥計們一起疊報、分發和運送,幸喜最後及時順利完成。這也是我們「發行佬」當年喜迎香港回歸的一種參與吧。

  回望過往點點滴滴,即使傳媒不斷發展,網絡日新月異,但是報紙始終都有讀者,而報館和發行公司的關連依然緊密,我與《大公報》的緣分更為深厚。

  作為香港報紙發行業的一員,我深知《大公報》過往一百二十年的不易與艱辛。《大公報》百廿年來走過無數風風雨雨,時至今日不僅屹立不搖,更成為愛國媒體之標杆,實在離不開無數有志之士的背後辛勞和眾人之智。

  值此時刻,能向《大公報》說聲「生日快樂」,實在與有榮焉。期待《大公報》的一百三十、一百四十周年時創造新的輝煌,也祝願祖國繁榮昌盛、香港繁榮穩定。

  報紙發行從業員

  (標題為編者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