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撥開迷霧\江恆

時間:2022-05-26 04:24:22來源:大公报

  圖:版畫《庫克船長登陸植物學灣,一七七○年》描述澳洲原住民與庫克船長及船員相遇的情景。/圖源:澳洲國家圖書館

  在西方影視作品中,時常能見到一位傳奇性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且對航海、製圖、動物、植物、醫學等學科幾乎樣樣精通,在科幻世界裏甚至能夠拯救地球,此人就是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

  比如曾走紅全球的系列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記》(Star Trek),指揮星艦的寇克艦長便以庫克船長為原型。影片中寇克(James T.Kirk)與庫克發音接近,他指揮的「企業號」(Enterprise)戰艦與庫克船長的「奮進號」(Endeavor)探險船英文名字也相似,都有進取、奮進的意思,就連片頭開場那句振奮人心的格言「勇敢踏向前人未至之境」(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也是直接取自庫克船長的日記。

  庫克船長之所以常被搬上銀幕,緣於他的諸多傳奇故事在西方家喻戶曉,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他發現了如何克服壞血病。該病主要由缺乏維他命C所引起,在水手中極為常見,直到十八世紀中期歐洲仍普遍認為大批水手在遠洋航行因壞血病而死是無法避免的代價,但庫克船長找到對策,通過讓水手每日進食富含維他命C的泡菜,從而大幅降低死亡率,創下航海史上一大成就。但最能奠定庫克船長探險家地位的,是他在世界地理大發現上的貢獻,有人將他與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相提並論,認為他的探險活動對歷史發展頗具意義。

  大英博物館專家威廉.弗萊姆在《庫克船長與太平洋》一書中指出,十八世紀後期西方對於現代世界版圖的認知已開始成形,但對於南半球仍不能撥雲見日,特別是傳說中「未知的南方大陸」,對於航海家來說仍充滿神秘色彩。當時大批信仰者堅信太平洋是一個「內陸海」,南方存在着邊界。為此庫克船長從一七六八年至一七八○年三次探索太平洋,儘管尋找南方大陸未果,卻有意外收穫。

  庫克船長抵達了澳洲東岸。雖說早在十七世紀中期海上霸主荷蘭人便到過澳洲,但誤以為此處是一片不毛之地而放棄探索,使得庫克船長幸運地以「歐洲第一人」登陸澳洲的身份名留青史。因有感於當地景致與英國威爾士南部極為相似,他遂將之命名為新威爾士,即如今澳洲的新南威爾士。為紀念這段歷史淵源,一九三四年澳洲墨爾本建市一百周年時,當地實業家出資將庫克船長在英國約克郡惠特比小鎮的故居買下,然後整體搬運至墨爾本東郊,於是就有了今天著名旅遊景點──庫克船長小屋。

  雖然英國沒了庫克船長故居,但他的雕像卻分布各地,成為英國廣播公司(BBC)評選的英國百大偉人之一。比如倫敦市中心林蔭大道旁邊,就有他手持單筒望遠鏡的雕像紀念碑,倫敦格林威治區也有一個他的巴洛克風格半身浮雕像。他的家鄉惠特比小鎮還設有紀念館,專門展出他的一些原始信件、繪畫和素描、手繪地圖等珍貴資料,深受航海愛好者喜愛。

  然而庫克船長以科考名義替英國開疆拓土,也讓他在探險中扮演了何種角色披上一層迷霧。他是探險英雄,還是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的先鋒,各方對此眾說紛紜。就像不少歷史學者所說,他雖然推動了世界地理大發現,但也將酒精、槍支等物品傳入未開發地區,對當地實在弊大於利。此外,從西方人的視角,他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和文化傳播者,但在原住民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和破壞者,也是他拉開了西方列強實施殖民主義的序幕。

  庫克船長初次登陸澳洲時血腥的一幕,在他親筆撰寫的航海日記中有所記載:「看到我們開始划艇往岸上靠,他們(原住民)立即開始反擊。我朝他倆中間發射了一顆滑膛槍子彈」,見到對方還擊,「我開了第二槍,裝的是霰彈,有些霰彈傷到了那個人,他躺倒在地上。」庫克船長不經意間的描述,恰好印證了學界的觀點,即不論他當初是否抱着善意而來,從他抵達的那一刻開始就充滿暴力,當地原本的社會和文化也不復存在了。

  尤其伴隨着庫克船長在探險途中,不時把新發現的地方宣告為英國領土,更凸顯了他的侵略者形象。就連他最後在夏威夷與原住民衝突中喪生,也染上不光彩成分,美國人類學家奧貝賽克拉直言,是他在島上掠奪物資,才招來殺身之禍。

  在近年國際上新一輪去殖民化運動中,庫克船長再成眾矢之的,他在澳洲等地的雕像被塗污,人們寫上「不該對屠殺感到驕傲」的字樣。尤其諷刺的是,一七八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是澳洲的國慶日,但就是在這一天,英國艦隊追隨庫克船長的腳步登陸澳洲,建立了英國的首個殖民地,當地的土著居民被殖民者屠殺,家園慘遭掠奪。

  正如澳洲歷史學家所說,這一天不值得慶祝,應該稱作「入侵日」。人們想要的不僅是對殖民掠奪和屠殺原住民行為的批評與反省,也包括撥開歷史迷霧,還原歷史真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