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礦井裏的金絲雀\江恆

時間:2022-05-19 04:24:27來源:大公报

  圖:紀錄片《英國鳥類》講述不同鳥類與人類的故事。/圖源:BBC

  在我印象中,雪白的海鷗是海之驕子,劈波逐浪,以魚為生,但在英國,我不止一次於城市垃圾堆撞見海鷗,牠們如烏鴉般盤旋鼓噪,成了翻食殘羹剩飯的常客,讓人大跌眼鏡。

  究其原因,就像英國動物學家約翰.庫爾森在《海鷗》一書中所說,過去數十年間,有越來越多的海鷗移居到了城市並不斷繁衍生息,因為這裏是掠食者少卻又食物充足的「美麗新大陸」。大型垃圾場對海鷗尤具吸引力,牠們常成群結伴地聚在推土機的周圍,爭相搶食冒出來的各類廚餘和小爬蟲。儘管人類偶被滋擾,但場面大體和諧,海鷗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並非所有的鳥類都像海鷗那樣好運,比如魚鷹與人類相處過程中就很不愉快。和大多數天主教國家一樣,英國也保持着星期五吃魚(Fish Friday)的傳統(通常是英國國菜炸魚薯條),因而從中世紀起,整個英格蘭和威爾士幾乎所有莊園、修道院或城堡都建有一片魚塘,但問題隨之而來──魚鷹聞名而至。為保住自己的盤中飧,英國人對魚鷹展開長期捕殺,甚至將牠們當作狩獵的戰利品炫耀,到二十世紀初魚鷹已瀕臨滅絕。上世紀五十年代,蘇格蘭高地出現魚鷹久違的身影,雖然數量不多,但總算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實際上,魚鷹的經歷只是鳥類悲歌的冰山一角。英國自然歷史學家斯蒂芬.莫斯在《英國鳥類》(Birds Britannia)一書中,詳細講述了英國人與鳥類的愛恨糾葛,特別是通過一個個被人熟知的鳥類不同的遭遇,探討人類行為對鳥類乃至自然界的影響,也為外界了解英國社會和歷史文化提供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視角。

  英國歷史上幾次大的社會運動和風潮,都與鳥類的命運息息相關。以造成「羊吃人」慘劇的著名圈地運動為例,在十八世紀前英國仍沿用古老的農耕模式,鄉村是鳥類的天堂,到處一派田園牧歌,誕生優秀的鳥類詩人約翰.克萊爾、描寫英式鄉間生活著稱的簡.奧斯汀等名家。進入十九世紀,這方小世界變得面目全非,圈地運動通過增加樹籬和棋盤格模式,徹底改變了有着古老傳統的開闊田野景觀,生活其間的鳥類也陷入災難,許多種群從此衰落,比如代表着夏日經典音符的長腳秧雞,幾乎從英國整個鄉村景觀中消失,至今仍未恢復。

  狩獵運動的興起和蒸汽火車的發明,也讓遠在北英格蘭和蘇格蘭高原上的柳雷鳥危在旦夕。由於得到了王室的許可,柳雷鳥狩獵與社交舞會和皇家愛斯科賽馬(Royal Ascot)一樣,也成為躋身上流社會的象徵,與鼎盛時期相比,如今英國柳雷鳥數量微不足道。與此同時,任何吃柳雷鳥的猛禽順理成章地成了大敵,英國作家赫德森在二十世紀初描述了英格蘭南部有些郡的獵場看守會射殺夜鶯,因為他們不想讓別的鳥叫聲干擾狩獵,還有牠們也可能偷食為獵鳥準備的穀物。

  十九世紀中颳起的時尚潮流,險些為有着漂亮羽毛的鳳頭鸊鷉敲響喪鐘。為了保暖,鳳頭鸊鷉長出了異常濃密又柔軟的羽毛,牠們色彩艷麗,簡直是為女性帽子的飾邊而量身定做。當時倫敦的大街小巷,鳥的全身羽毛成為最新潮的必備配飾,上流社會的女性競相炫耀她們羽毛頭飾的奢華。斯蒂芬在書中寫到,有些女士看上去滑稽得就像自然博物館裏的展品。

  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化學農業革命的推行,讓體型最強壯的紅隼也難逃厄運。英國人試圖擺脫低效的耕作方式和體系,取而代之廣泛使用當時最尖端的新技術──殺蟲劑,這也導致了惡性循環,農作物上的毒藥先是集中於食物鏈上的小型鳥體內,隨後又被紅隼食,紅隼產下的蛋不是不孕就是蛋殼太薄,乃至孵蛋時會被壓碎。受殺蟲劑影響,有些鳥種幾乎全軍覆沒。於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筆下經典之作《寂靜的春天》的可怕場面出現了:地球萬物凋零,鴉雀無聲。

  直到今天英國《泰晤士報》仍保有一項傳統,每年都會刊登一封讀者來信,記錄他們今年聽到的第一聲杜鵑的鳴叫,每當人們看到來信,就知道春天來了。在英國南部許多地方還會舉辦「杜鵑集市」來慶祝牠們的到來。如今這項傳統也面臨終結,原因是勢不可當的工業化農場發展,導致大杜鵑的食物嚴重匱乏,數量大幅凋零,直接的後果就是人們再難以聽到牠們的鳴叫。

  英國在過去五十年間,已失去百分之九十的夜鶯,和超過百分之五十五的雲雀和杜鵑。正如斯蒂芬在書中指出,這些劇變的發生並非歷經了幾個世紀,而是僅在人類短暫的有生之年,實在觸目驚心。目前在全球範圍,受野生棲息地的破壞、氣候危機、過度捕獵等因素影響,數十億隻鳥類正在消失。難怪為瀕危鳥類錄製唱片的英國音樂家科斯莫發出靈魂呼喊:「你已有多久沒聽到鳥叫聲?」

  二○一○年,《英國鳥類》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成四集紀錄片,播出後好評不斷,當中有句話發人深省:數百年來我們為鳥類吟詩譜曲,又以運動之名對其大加殺戮。須知對人類而言,牠們是「礦井裏的金絲雀」,做好保護意義重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