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閒話煙雨/牌樓的故事(上)\白頭翁

時間:2022-03-27 04:24:48來源:大公报

  圖:五牌樓立於前門大街。/資料圖片

  牌樓,亦稱牌坊,其源於先秦,漢唐牌樓已然光彩赫赫,出將入朝,得勝回朝,繁華要道,無不以牌樓彰顯。兩宋時期,牌樓修建得更高、更俏、更威嚴、更具有文化氣場。到明清朝代,牌樓的發展達到高峰。看遍京城牌樓,便知王朝興替;看懂中國的牌坊,才能看懂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章章頁頁都印刻在一座座牌樓之上。

  牌樓文化廣納百川,即有為帝王將相修建的,也有為才子佳人修的,還有為黎民百姓修的。立威、立權、立功、立德、立言、立昭都離不開牌樓。貞潔牌樓、盡孝牌樓、盡忠牌樓、盡德牌樓、普化牌樓、追念牌樓。牌樓是中國儒教的精典化身,仁、義、禮、智、信皆有牌樓,皆濃縮體現牌樓之中。

  從明朝算起,北京城有大約三百多座牌樓,登四九城觀望,京城無處不牌樓。有牌樓之處,方有繁華,才有王府,才有衙門,才有江湖。

  明清最著名的牌樓是立於前門大街的六柱五樓的大牌坊,稱「五牌樓」,正在護城河頭,正對正陽門,正對大明門,改朝換代以後稱大清門,正是北京皇城中軸線。六根朝天柱,皆一人環抱的古香樟木,漆成醬紅色,直挺入天。有說,前門樓子九十九丈高,五牌樓高六十六丈。柱頂是包銅的,外面鍍金,上下盤着九條龍,龍眼都鑲着寶石珠。朝陽照耀時,龍是往上騰飛的;夕陽西下,龍又是往下游弋的。牌樓是綠瓦蓋頂,中間背頂是一溜金黃色的琉璃瓦。坊題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正陽橋。光彩耀眼之時,一九四九年,解放軍舉行入城式,步兵方隊、跑兵方隊、坦克方隊、騎兵方隊威武地通過「五牌樓」,開進北京城。五牌樓是歷史的見證人。

  北海公園一進門迎面就是一座四柱三門大牌樓,坊題為「堆雲」「積翠」,臨橋相對,又稱橋牌樓,一景經牌樓一點綴,出彩又新奇,富有文化氣場,這就是牌樓之神奇。

  北京東四,又稱東四牌樓,因為那地方矗立着四大牌樓,十字街口,東西南北各有一座風采奕奕、威武莊嚴的大牌樓,標誌性建築,東四牌樓由此聞名遐邇。北京很多地名皆起自牌樓,這也說明明、清時代,牌樓是當時顯著,有排場的建築。東單、西單、東四、西四,是當時最繁榮的大街道,俱冠之牌樓。但牌樓的命運也苦。據說北京現只有六十五座牌樓,很多還是修復的、新建的。保存比較好的是雍和宮大牌樓,是當年康熙皇帝親賜給四子雍親王的,四柱三間九樓,一水的金黃琉璃瓦,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兩旁偏樓龍鳳板上龍鳳飛,中間坊題有四個大字:「寰海尊親」。

  去過首都博物館的人,一進大廳或許感到奇怪,為什麼有一座五彩牌樓擺在大廳的南壁?原來這座牌樓本來是在北京歷代帝王廟前,已經站立在那裏數百年了,大名喚作景德街牌樓。當時要拆除它,梁思成反對,一次又一次地反對,反對不成,就建議把它保存起來,於是就將它拆散後置放在大庫房中,積塵落土,總算把它保存下來,後重新安裝移至首博。

  這座牌樓,建於元代,立於阜城門內大街歷代帝王廟前,南北相對各一座,橫跨大街,為三間四柱七樓式牌樓,木質結構,造型優美,雕刻精細,高九點七四米,寬二十一點八六米,牌樓正中的坊題「景德街」,藍底金字,光耀神奇。梁思成力保的原因之一是此牌樓是北京城裏最美的牌樓,拆了就毀了一件藝術瑰寶,當時還是北京城最古老的牌樓,全國也再無元代牌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