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客居人語/紅包紅艷艷\姚船

時間:2022-01-13 04:25:00來源:大公报

  聖誕的禮物包拆完,接下來的春節,該是紅包(利是)閃亮登場了。

  近年東風西漸,紅包「風」也吹到加拿大,在華人社區或有華人的地方,可說遍地開花,連不少西人也知曉華人這種傳統習俗。

  春節,除了穿新衣吃團圓飯,舞獅戲龍放鞭炮,孩子們惦記的就是紅包。拜年送紅包,是春節一大特色。小小紅包,充滿着大人對下一代的關愛和期望。而下輩送紅包給老人家,則表示敬重和祝福。送者心悅,受者高興,皆大歡喜。

  我小時候寄居在親戚家,上中學後在學校寄宿,出來工作後獨立生活,一直和紅包沒什麼緣分。想不到來加拿大不久,竟從西人市長手裏喜滋滋拿到一個紅包。

  那時,這裏華人不多,要感受故土傳統節慶氣氛,只有到唐人街。大概是抵埗後第二年的除夕,華商會在市政廳舉辦舞獅賀新春活動,廣邀市民參加。我們也冒着風雪前往。一輪大鑼大鼓掀起高潮後,財神爺伴着市長向大家派紅包。當市長走到我們面前,還用也許是剛學的廣東話說聲「哥依嘩菜」(恭喜發財)。笑聲中我接過紅包。兒子也有。他問,這是什麼?我回答,紅包。他又問,為什麼給紅包?對於幾歲的孩子,三言兩語說不清。我只能說,祝福平安。

  小紅包裏雖然只有兩個一仙的硬幣,但我仍感到沉甸甸。這是在距離故土十萬八千里的異國他鄉啊,鄉情的暖流一下子在胸中湧動。此刻,在那四季如春、美麗的故鄉,已是大年初一,大人們拎着象徵吉祥的柑桔,忙着走親訪友拜年。小孩子嘴裏嚼着糖果,口袋裏塞着一個又一個紅包。人人臉上映着笑容,歡慶農曆新一年開始,祈望生活更加美好。

  那年夏天,母親返香港探親回來,特意給我帶來一大疊利是封,還選擇上面印着自家姓氏的。我非常高興。自此,每逢春節,我們都會給兩個兒子紅包。兒子長大成家立業,我們又給孫子,這個習俗在小小家庭綿延了幾十年。

  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華人移民激增,春節慶祝活動已走出唐人街,像漣漪般擴大到整個多倫多。紅艷艷的紅包點綴春節,令其更亮麗多彩,喜樂氛圍感染整個城市。近年,不單華人商場在春節張燈結綵,連大型主流商場也花心思布置一番,一排排紅燈籠,一行行醒目的中文祝福語。加國幾間大銀行,在華人客戶較多的分行,也會送出漂亮的利是封,助興節慶。

  毫無疑問,春節和聖誕各是中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中國人對「紅」情有獨鍾,寄望新一年生活紅紅火火。而西方人喜歡的卻是白色,認為它象徵純潔真誠,期盼節日那天下雪,有一個「白色聖誕」。記得多年前,一位新移民朋友來我家探訪,認錯門,走到隔壁威廉夫婦門前,見掛着一個白色花圈,大吃一驚。見了面,我忙解釋一番,他恍然大悟,笑說「明白」。

  包容、理解和尊重,是多元文化社會的基石。在加拿大,來自世界各地移民,正努力融入西方社會。而他們帶來的本身優秀傳統文化,也逐步被認同接受,令紅彤彤春節和白皚皚聖誕,都同樣給人們帶來歡樂。難怪我問小孫子,你喜歡聖誕禮物還是春節紅包?回答是,都喜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