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嬌紅與甜白\李 夢

時間:2021-11-11 04:28:46來源:大公报

  圖:正在香港藝術館展出的汝窰青釉筆洗。\圖源:香港藝術館

  當我們講述古代文物的故事,除了觀察器形、尺寸大小、了解物品出現的社會及文化背景之外,顏色亦是不容忽視的元素。猶記得多年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曾邂逅一件雍正年間胭脂紅釉碗,遠遠見到已被那紅色吸引了目光,不由停下腳步,湊近看時,釉色之細膩,器形之優雅,讓人不得不感慨古人審美之雅趣。彷彿只需這角落裏的一隻碗,便能瞬時回溯了時空,墜入靜謐安寧的氛圍中,一忘塵憂。

  正在香港藝術館舉辦的展覽「#物色──館藏文物的色彩美學」,便是巧妙地以「顏色」為切入點,將展品依照青、赤、黃、白、黑五種色彩分類,從北宋晚年的汝窰青釉筆洗到明代的甜白釉高足碗再到清代的胭脂紅和檸檬黃,邀約觀者一同步入中國古代廣袤繽紛的色之世界。

  古人對色彩的命名和形容,均十分講究。當我們習慣於用深淺濃淡來形容色彩的調性和溫度時,古人顯然更花心思。淺色若只用「淺」形容,未免單調乏味,不妨試試用「小」、「褪」和「柔」,甚至在《爾雅》中還會見到以「竊藍」意指「淺藍」的講法。「紅」色不僅有深紅、淺紅,更有胭脂紅、妃色、祭紅和豇豆紅等;黃色也分濃淡明暗,有檸檬黃、琥珀色和金色等;「白」色亦非我們慣常所想的單一,而是分作豬油白、米白和象牙白等不同色調,予人冷暖親疏等不同觀感。有些顏色,例如米白、金色和青花等,曾出現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器物上,而另一些顏色,像是宋代汝窰的天青色和明代嘉靖年間御窰燒製的瓜皮綠等,更傾向於某一地域或朝代的專屬,由此,更見出其獨特,亦可由此思考更多器物塑造與時代審美的關聯。

  古代器物的色彩,與不同時代統治者的審美旨趣不無關聯。像是宋代汝窰的天青色,便是北宋末年宋徽宗因被後周柴世宗的那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吸引,而傾當朝人力物力,不斷探索研製的絕美釉色;再說清朝雍正年間常見的胭脂紅釉,也是因為皇帝本人對這釉色極為偏好,而命工匠大量燒製的。歷史煙塵,字紙已漫漶不可辯,好在有這些精雅奧妙之器物傳世,讓熟悉西方藝術三原色的我們,驀地發現,原來中國古色之美,毫不遜於外方。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