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化什錦/梅蘭芳的調門\姚文冬

時間:2021-09-13 04:26:54來源:大公报

  京劇早期,演唱講究實大聲洪,以「響、亮、高」為美,但唱腔平直、少韻味。梅蘭芳年輕時,受陳德霖等前輩影響也唱高調門。梅先生曾撰文說,二十歲以後,自己的嗓音發育到成熟階段,幾乎天天登台,有時還趕堂會,嗓子照樣吃得消。那時京劇的調門一般在六字調(F)到正宮調(G),他大約居中,唱六半調。那是他嗓子最好的時期,音寬亮、音色美,剛健、嫵媚兼而有之,唱《祭塔》這樣高難度的唱工戲遊刃有餘。雖然調門高,但他對高而平的唱法已有所革新,向婉轉方向邁進了,如一九二九年灌製的《祭江》,雖然唱腔剛勁、棱角鮮明,但圓轉處已不那麼生硬,吐字也十分講究。

  梅蘭芳說,少年時對嗓子的鍛煉極其重要,如果貪圖省力,就會養成一種惰性;到了晚年,他更加注重保養身體,生活規律,飲食適當,勞逸結合,睡眠充足,特別是,練功已成為他的生活習慣,一直到老年仍不間斷,因此晚年仍能在舞台上繼續演唱。梅先生嗓子好,也有琴師的一份功勞,琴師徐蘭沅回憶說,我給梅先生操琴時,調門的高低他從不過問,統由我定,我見他嗓子好的時候,就有意(用高調門)「抻」他的嗓子,因為嗓子就像牛筋,不「抻」即回;在他感覺不痛快時,我就給他低一點調門。徐蘭沅是有意識地去鍛煉梅先生的嗓子。

  抗戰時期,梅先生「蓄鬚明志」,告別舞台,連嗓子都不吊了。一九四六年慶祝抗戰勝利,上海組織了兩場義務戲邀請他演出,但他的嗓音一時不能恢復,只好答應演崑曲《遊園驚夢》和《奇雙會》。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梅先生向對待藝術態度嚴謹,沒有十足的把握,他絕不願輕於一試。等嗓子恢復到能唱京劇,已是吊嗓半年之後。我們聽這時期的唱片和錄音,梅先生的調門不高了,但嗓音依然洪亮,唱法剛柔並濟,雖然高音區不是很出色,但甜美的音色和高超的整體布局彌補了這個缺憾。

  一九五○年代後,梅派藝術從絢爛轉向平淡,但平中見奇,內在氣質、情感流露更為含蓄自然,表演不拘一格。此時梅蘭芳已是晚年,他把調門適當降低了,但用氣則更加老到、均勻,歌來全無火氣,提縱之間無跡可尋,不似中年時那樣吃力了,各種板式運用的純熟已達於化境。梅派藝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梅先生說,人上了歲數,嗓音當然要更低下來,如果夠不着調門,也只能退出舞台了。可惜的是,梅先生並不是因為夠不着調門了退出舞台,在他病逝前的前兩個月,他還在舞台上演出了《穆桂英掛帥》,那是他舞台生涯的絕響。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