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化什錦\在海上\周吉敏

時間:2020-09-14 04:23:53來源:大公報

  我們在台州浦壩港的下懸山碼頭坐船出海,去看擴塘山島。

  擴塘山島有「中國礁石博物館」之稱,島上礁石百態叢生。風、海浪、太陽、月光、星子、海鳥……這些「雕刻家」們,為這場宏闊的雕刻盛典窮盡了想像力。此刻,風也掠過我,在我的眼角刻下痕跡。想着,這擴塘山的礁石群像命名為「雕刻時光」豈不更好。

  在六十歲的船老大金里明眼裏,這些礁石只有一個名字──「岩花」。這詞裏有着野蠻的天真。也不知起於何時,風浪突變洶湧,船搖晃加劇,浪濤撲濕人衣,眾人疾呼返航。船老大泰然自若說:「一九九七年,颱風天開船去救擴塘山島上的村人,風浪蓋人頭面,當我把老人背到船上,回頭一看,一個浪頭已把老人住的房屋淹沒了,那時還是一條木頭船。」這個在海上與風浪一起行走了三十多年的人,臉上刻痕深深,已成「岩花」了。

  海上浪濤聳起如刀山,金戈之聲不絕於耳。彷彿是時間深處的兵伐之氣,被風浪翻騰出來彌散於海上。

  北虜南寇是明朝帝國的兩大隱患。倭寇為禍東南沿海,「惟浙江為最,而浙江又以台州為最」。孤懸海外的擴塘山島向來就是海盜盤踞之地。

  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至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湯和奉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的旨意,在沿海各省建立衛所。《明史.湯和傳》載:「和乃度地浙西東,並設衛所五十有九。」台州「地濱東海,實為倭鄰,故設衛所特密」,有海門衛、松門衛、前所、桃渚、健跳、新河、隘頑、楚門八座衛所,其中三門灣境內建築了昌國、石浦、爵溪、錢倉、健跳五個千戶所,下設八個巡檢司,在三門縣境內就有莆西、吳都、曼嶴、關頭、竇嶴五座巡檢司。環三門灣,衛、所、巡檢司林立,沿海又置烽火台,山海之間,敵樓相望烽墩相連,築起了一條江南海防長城。

  那時讀教科書,總想着大明帝國怎麼奈何不了幾股東洋盲流,這不是雄獅搏兔嗎?其實沖垮帝國海防的力量不僅來自外部,更來自內部,來自大規模走私貿易中急劇膨脹的民間利益。最早的時候,登岸燒殺擄掠的海盜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日人,其成員都是日本的亂民、戰敗武士等。到了明嘉靖年間,日人反而少了,都是閩、浙、粵貪圖暴利的海盜和奸民的中日匪類大結集。一五四九年,浙江商人汪直帶領倭寇大掠沿海,建立了海上財富集團,自稱「徽王」。此時,嘉靖皇帝正樂於起園蓋廟。

  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二月,戚繼光任台金嚴參將,助節台州。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四月,戚繼光以四千兵力敵二萬倭寇,九戰九捷,史稱「台州大捷」,此後又向溫州和福建進發,基本蕩平東南沿海倭患。戚繼光寫了一本叫《紀效新書》的軍事着作,應是「戚家軍」的教材。此書除了涵蓋選兵、號令、戰法、行營、無益、守哨、水戰等戰鬥技術外,還涉及紀律、獎罰、思想感化、情感投入等管理藝術。別的不細說,只此一項就可見戚之才能。此間有一抹紅顏頗為動人。新河一戰,時戚家軍正取得寧海一戰大捷,倭寇知台州空虛進犯新河。戚夫人王氏,臨危不亂,命令打開兵器庫,發動婦女穿上軍裝,手執武器,和兵士混雜,登城守衛。倭寇遠遠望見城頭旌旗叢密,兵員充足,不敢攻城。後戚繼光援軍趕到,擊潰倭寇。戚夫人有此膽識,何況戚家軍。

  歷史的兵戈已收入時間的海,獵獵戰旗扯起的風散入東南沿海的千家萬戶。今天三門的健跳、橫渡等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舉行「上洋節」,朝拜戚公祠,吃戚繼光抗倭流傳下來的飲食和傳統食品──麥焦、糟羹、扁食。溫州的蒲岐古鎮,每逢農曆九月初一,民間舉行抬閣、踩高蹺、扮笑戲、打倭兒炮等表演。蒼南蒲壯所城每年農曆正月初四「拔五更」,兩支隊伍以火銃為號,各抬着神像先沿着大街小巷跑上一圈後,再比賽誰跑得快跑得穩。這些異質的風習,皆是明季衛所抗倭的歷史遺跡。

  船不知何時恢復了搖籃般的溫柔。捕撈白蝦的漁船靜靜地泊在海面上,雲彩在藍天上淡淡地飄着。此前經歷過的驚濤駭浪似乎從未發生過,不禁讓人恍惚,難道那會兒我們的船跌入了時空隧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