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重讀《落日》\朱昌文

時間:2020-08-19 04:24:06來源:大公報

  八月十五日早上,我例常瀏覽手機上社交平台上的訊息,看到朋友傳上的一段「當年今日」的視頻,並寫上「毋忘國恥,珍惜當下」八個字,視頻內容是七十五年前的這一天,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視頻下方還貼上一張當天《大公報》的版面照片,頭條新聞是五個超大號鉛字:「日本投降矣!」十分矚目。

  日本投降儀式這歷史性的一幕,《大公報》名記者朱啟平親眼見證了,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他是當時三位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採訪日本簽字投降儀式的中國記者之一,隨後他寫出了長約四千字的新聞通訊《落日》,在《大公報》上發表,反響強烈,傳誦一時,被公認為是「狀元之作」,許多記述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籍都轉載了這篇文章,後來還被收入了大學的新聞教材。

  為了重溫這幕曾經牽動全中國人心弦的歷史場景,我從書架上找出了那本朱啟平離世後才出版的遺作:《朱啟平新聞通訊選》,裏面收入了《落日》一文。這本書是一九九九年七月我在美國三藩市《金山時報》工作時,拜訪朱啟平夫人孫探微大姐,獲她贈與,她並在書的扉頁上簽上名字。

  朱啟平夫婦是我的前輩同事,他倆都工作認真,平易待人,與同事們相處融洽。朱啟平於一九八四年退休後與妻子移居美國,與在那裏工作的兒子一同生活。到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因患肺癌離世,享年七十八歲。翌年,他的老同事、《大公報》駐北京記者呂德潤遵照他在病重時的委託,與孫大姐合作,將他過去幾十年來所寫的幾十篇有分量的作品匯編成冊,於一九九五年七月出版,供新聞同業參考和供唸新聞系的學生作為活教材。

  今天我再拿起這本《朱啟平新聞通訊選》,重讀《落日》和其他四十多篇與新聞採訪及國際國內時事有關的文章,有更多新的體會。朱啟平晚年病重時和一位老朋友談及當年採訪日本簽字投降儀式和寫作《日落》時的心理狀況:「在『密蘇里號』戰艦上,有各國記者參加採訪受降儀式,我想我必須以一個中國人的立場、中國人的感情來寫好這篇報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落日》的字裏行間流露出濃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這簽字,洗淨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的奇恥大辱。這一幕,簡單、莊嚴、肅穆,永誌不忘。」「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這些感性的文字深深打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也因此成為朱啟平傳世經典之作。

  作為一位資深記者,朱啟平積累了豐富的採訪和寫作經驗,他的心得值得現職的年輕記者和在學的新聞系學生參考。他在《文字是第二位的》的代序文章寫道:「一位年輕的同業問我,特寫怎樣寫?一時被怔住了。對於這樣一種體裁的新聞報道,我的頭腦裏並沒有一、二、三、四,甲、乙、丙、丁那麼一套條條框框。寫稿,你是根據看到的、聽到的、體會到的、深有所感的,以盡可能簡練清順的文字,宣泄紙上,很難說要根據什麼規章才能動筆。」「我一向認為,當記者,最要緊的,是盡心為讀者提供最好、最真誠的服務,不說假話,不炫耀自己,始終不渝。要做到這一點極不容易,甚至要付出生命,文字水平,究其極,是第二位的。」

  朱啟平就以身體力行作了很好的示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