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自由談/「中西合璧」之我見/李 山

時間:2020-07-10 04:24:26來源:大公報

  亞里士多德曾說:最幸福的人生是學習的人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學習和思考呢?

  我年輕時從四川農村縣城考入北京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書,隨後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書,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獲博士學位。回國工作後我在清華大學兼職開設政治哲學課,並參與創辦清華國家治理研究院,任執行院長。因為這些學習研究經歷,以及長期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工作生活,我深受中西雙重文化的薰陶浸染,因此借此文分享自己「中西合璧」的方法進行學習的點滴體會。

  其實東西方思想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說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墨子推崇個人主義、反對等級制度,這些都是自由市場經濟的思想基礎,他提出這些思想早於西方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約兩千年。再比如說亞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強調「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認為善源自於極端之間的平衡。中國是全世界文明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歷史上曾有過「百家爭鳴」的時代。那些為東方文化奠基的中國思想家們幾乎觸碰過人類智慧花園中的每一個花朵。東西方思想和智慧當中有許多的結論是非常相近的。

  然而,儘管結論相近,東西方哲學家們獲得這些結論的方法卻大相徑庭。中國哲學的許多結論是沒有經過嚴謹的推理過程而得到的。比如說《論語》,「子曰」二字之後真理就直接被講述出來,並沒有推理和質疑的過程。雖然有些段落中也描述了孔子的弟子如何向老師請教、詢問,但《論語》總體上是只有結論、沒有解釋的。與中國哲學不同,西方哲學(尤其亞里士多德之後)總是從合理的假設開始,基於假設一步一步運用推理得出某種邏輯結論。而正是這種邏輯推理的「科學方法」使現代科學最先在西方而不是在東方出現。

  中國需要的是運用西方哲學的方法重新解讀東方智慧。中國文化有豐富的智慧,從孝道到重視教育。然而,我們還需要反思並為這些智慧建立更科學的基礎。這個反思過程包括確認重要假設、根據這些假設創建關鍵邏輯步驟、最終得出智慧的結論。

  我們為什麼要重新解讀東方智慧?因為,在這樣一個為傳統智慧重塑科學基礎的過程中,傳統理論會煥發新的生機。舉一個托馬斯.阿奎納的例子。在阿奎納的年代,基督教教義的影響力正在衰落。然而,阿奎納應用科學方法,以清晰、理性的假設和嚴謹的邏輯推理得出基督教教義的結論。通過這樣做,他重新喚醒人們對基督教的信仰,同時也找出了一些教義背後不再適用於他所處時代的前提假設。

  我想要着重強調後一項功能。某些假設只能在特定背景下成立,因此某些理論只能在特定背景下發揮作用。習主席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因此今天的中國不同於歷史上的中國,只有某些理論能在今天發揮作用。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通過調查研究,建立合理的前提假設,一方面去偽存真,找出傳統思想和智慧之中最適合今日中國的部分,另一方面推陳出新,發展出新的理論。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西合璧」的學習方法──用西方的科學方法為中國智慧建立更堅實的基礎,並根據現今中國的情況找到最適合的理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