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最後的一個土司/李憶莙

時間:2020-06-22 04:24:18來源:大公報

  圖: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四川省馬爾康縣/資料圖片

  沒到馬爾康之前,我看過一部電視劇《塵埃落定》,劇情都不太記得了,唯對那壯麗的景色印象深刻;藍藍的天空下,山川秀麗,峽谷深幽,沿山是層層疊疊的農田,構成一幅幅如詩般美麗圖畫。那時我便有了個願望,此生一定得去四川西北部看看,尤其是馬爾康。後來我讀了《塵埃落定》的原著小說,現實中那座屹立在梭磨河畔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既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同時也充滿了神秘感,它讓我的夢境因此而縈繞着神秘的氛圍……

  來到卓克基土司官寨,它的雄偉壯麗並沒有讓我有太大的驚喜或心為之一震的感覺。因為這些都是「已經知道」了的。

  其實卓克基土司官寨的知名度,即使阿來沒創作出《塵埃落定》這部小說,即使也沒有被改編成電視劇,它的名氣也是早已有了的。因為它與中國的近代史有着密切的關係,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個已存在了好幾百年的世襲政權,卓克基土司官寨裏所發生的最重大事件,並不僅僅是「雪山土司王朝的改朝換代」那麼「純粹」,而是關乎整個中國的民主改革。這些歷史,今天的我們當然沒經歷過,更沒有可能親眼「目睹」,可是這並不等於我們就不知道這段歷史。當你來到卓克基土司官寨,這裏的氣氛,或許讓你感到「有點傷感」。但是你的到來,意義不在於「有點傷感」,當你站在「歷史的現場」,或許,你心中會浮起一絲「昨夜雲隨風雨去」的無奈。

  然而對於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你的「親臨遺址」,除了憑弔,還能有其他意義嗎?

  悲歡離合總無情。人生果真充滿未知數。這官寨的主人,卓克基最後的一個土司─索觀贏,他經歷了天翻地覆改朝換代,從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變為一個「人民公僕」;從什麼都有,落到得將最後的一點財產也捐獻個精光,才能換來一身輕鬆的「無產階級」。

  一個末代土司,在那樣的一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他的順應潮流,並不是一開始就坦然接受的。在命運充滿變數的面前,他依然懷有夢想,依然不肯放棄他曾經有過的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的希望。然而,在社會大改革的浪潮之中,力挽狂瀾等於是垂死掙扎。他的掙扎與心路歷程,在他的一些書信中均有反映。索觀贏年輕時曾在成都求學,他懂漢文。因此他的《自我檢討》和一些書信被充作歷史檔案陳列在博物館或附錄在一些相關的出版物裏。

  新中國不但終結了土司制度,也解放了舊有的社會階級,更在思想上解放了索觀贏。

  成功「轉型」的索觀贏,後來在一九五五年「阿壩藏族自治州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副州長。當我讀着這些介紹索觀贏的生平資料時,心裏不無感慨,與此同時也想起了另一個與他同時代的人,他,就是中國最後的一個皇帝──溥儀。他們兩人的命運是何其相似。

  從中你會發現,在大時代的面前,沒有什麼是屬於個人的;從歷史角度去看,指向的是一個宏觀的現實。但在現實中,卻又充滿無數的細節。所謂細節,是內在的心路歷程,這肯定比看得到的人生歷程有着更多的細節,而且也更加情節豐富。

  在卓克基土司官寨,我第一次看到索觀贏的照片,不由對相中的他注視良久。方正國字臉,平頭髮型,可也能看得出來頭髮是稀薄的,但眉毛卻很濃,眼睛又圓又大,而且雙眼皮很深。照片中的他,雙眼平視,目光柔和,這倒讓我有點驚訝。照片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那時的他,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可當我回心一想,也就不奇怪了;人生經歷過如此大起大落,來到此時,除了順應改革的大潮,積極投身社會,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圖個安穩的晚年吧。故而眉宇間少了些許粗豪威嚴,而多了幾分寧靜平和不也是必然的嗎?

  我把目光從他的眼睛移轉到鼻子,那高而直的鼻尖下的小胡子,修得又平又整齊,嘴角一抹淡淡的笑意,給人一種可親之感,真的,給我的感覺就跟一般的老人沒兩樣。其實他拍這張照片時,「文革」還未開始呢。即使他去世的那年(一九六七年),「文革」才剛開始,可他也捱了兩次批鬥,經歷了生命中擔驚受怕、孤單無助的日子。

  參觀這曾經代表一個「王朝」的土司官寨,我發現我的心情並不能像參觀名人故居那樣,總覺得我是走在大時代的長廊中,在長長的走廊中回望,所看見的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是一個新世代的開始──我在這裏看到更多的照片,有索觀贏從年輕時代到晚年時期的,有他的妻子柯玉霞和兒子索國坤的(柯玉霞曾擔任政協阿壩州委員會副主席),還有松崗末代土司蘇希聖一家人的。關於蘇希聖一家人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為二○一○年七月,它有別於一般「歷史照片」,是蘇希聖攜同妻子以及兩個女兒從加拿大返回四川探親,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前的「留影」。

  說到「出走」後,再回來的「上層人物」,另外還有梭磨土司蘇永和,也於一九八○年通過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的同意回國探親,最後放棄加拿大國籍,返回故鄉,落葉歸根。這些曾掌握一方土地人民的生殺大權的末代土司,他們的人生道路誠然崎嶇,而且充滿變數,可最後終於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這也頗能說明,家國是長流在心上的一條河,人一旦遠離了自己的家國,最惦念的始終是家鄉的一景一物,那是美麗而長久的回憶源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