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水村清華/李 夢

時間:2020-02-06 04:23:51來源:大公報

   圖:趙孟頫《水村圖》(局部)/故宮博物院圖片

  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我們談及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今次再來談談這位書畫名家的另一幅名作《水村圖》,同樣藏於故宮博物院。流傳後世的趙孟頫橫卷作品中,尤以《鵲華秋色圖》與《水村圖》最為知名。兩幅畫作創作時間相隔不過六年左右,構圖、設色與畫中意境卻相去甚遠,從中亦可見出畫家本人上承唐宋下啟元代的創作風格。

  根據《水村圖》題款,我們得知該畫是畫家為友人錢德鈞所作。錢德鈞是趙孟頫舊友,曾在南宋末年做過官。後來南宋覆亡,他拒絕入仕元朝,辭官歸隱。趙孟頫做不到友人這般決絕,他轉而效忠元代皇帝,官越做越大,心情卻不見明朗,反而寫詩「昔為水上鷗,今為籠中鳥」自喻,可見其矛盾糾葛心境。《水村圖》畫中山水與草樹並非實景,既是畫家對友人歸隱田園的讚揚,又何嘗不是畫家心中烏托邦景象的外化呢?

  在構圖上,《水村圖》不似《鵲華秋色圖》有鮮明的分段式結構,畫家借用中景與遠景的幾道平山,黏連自右及左的山水景狀,令到畫幅氣韻綿長,頗見出幽遠意境。與《鵲華秋色圖》等青綠山水畫作相比,趙孟頫創作《水村圖》時,並未過分關注草樹和屋舍等細部意象描摹,更強調圖中意蘊的圓整與綿延。這般「簡率」,不單是畫家成熟時期的創作風格,亦對於後世元代山水畫家如倪瓚等影響甚深。

  元代文人畫名家倪瓚曾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解釋自己的創作特色,若向上追溯,與趙孟頫書畫中的「簡率」與「古意」頗為契合。

  在中國繪畫史上,趙孟頫之所以頻頻為人談論,不單因為他書畫皆精,也因為他身處宋末元初,創作風格承上啟下,兼有傳承與啟新之姿。《水村圖》拋開唐宋時興的青綠山水,轉以水墨為媒介創作,墨色濃淡折轉之間,突出畫中層次、近遠與輕重等。畫家用幹筆勾勒山形與池澤,用披麻皴描摹山間草樹,用筆雖簡(以平行的細長線條與垂直的短線條為主),留白亦多,卻不覺單調,反而擴闊觀者視線,突顯玄幽與寧謐之感。董其昌評論此畫時,稱其「直接右丞」,強調趙孟頫此畫與唐代著名詩人兼畫家王維的作品在情境與氛圍上的相似。而將《水村圖》與王維的《輞川圖》相比,二者雖說都是「一步一景」的橫卷作品,若論筆法的清逸與構圖的簡雅,顯然趙氏作品更勝。《水村圖》與《輞川圖》相隔五百餘年,其間中國繪畫流轉遷變,唯畫家對自然的摹寫、對意境的尋覓,從未止息。

  這般名品,自然逃不過乾隆御筆印鑒。這位清帝雖說書畫技藝難稱出色,卻極愛收藏,並在書畫名品上題詩。《水村圖》起首,有乾隆手書「清華」兩個大字,雖說此二字筆法遠不及趙氏此作清逸高妙,但「清華」詞義與畫中景致相對,確有點題之趣。晉代詩人謝混曾有《遊西池》傳世,其中有一句為「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不知乾隆落筆前,有否讀過謝混此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