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香港

時間:2019-11-16 04:24:17來源:大公報

隨筆

戲為神功\張 茅

  圖:神功戲在由竹搭成的戲棚裏上演\資料圖片

我沒有接觸粵劇少說有十數年,最近在東涌看了神功戲,香港人稱粵劇為「大戲」,不說「看粵劇」,習慣說「睇大戲」,神功戲是大戲的一種。

東涌由新舊兩部分組成,東面新區豪宅屋苑,舊村集中於西南角,黃家圍、牛凹村、上嶺皮村屬原村落,村民最近慶賀侯王誕,上演神功戲,演足九本,由名伶擔綱,便前往趁熱鬧,感受村眾酬「神功」香煙繚繚的氛圍。戲棚在廟前一塊空地搭起,臨近海灘,周邊插上彩旗數十面,迎着海風飄舞,一座高約三層樓的花牌豎起,左右兩行吉祥語「龍馬精神」、「如意吉祥」、「合境平安」。戲棚高大寬敞,台下面左右兩列座位,可容觀眾近千,晚間,這大海邊的一隅,燈火如同白晝,鑼鼓弦笛奏出的粵音,小生、花旦唱的二王、慢板、南音傳到村裏。場內看戲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幼免費觀賞,座無虛席,隨着台上情節的反應,一時專注入神,一時哈哈笑。顯然,他們很喜歡粵劇。

原來港九及離島,每年上演神功戲六百多台,平均每月有五十台戲公演,全港似乎沒有第二種文娛活動演出場數之多,觀眾之眾,地區之廣,以及自發觀賞。這樣深受歡迎的情況,與日常所聞似乎不一樣,我們常聽到「粵劇與社會脫節了,觀眾越來越少了,快要被淘汰了……」許多人不看粵劇,卻又不少人喜歡粵劇,甚少接觸粵劇的可能是新生一代,受現代文化教養的他們,習慣於欣賞當代戲劇、電影、音樂,看粵劇、聽粵曲的不多,與傳統戲曲多少有些隔閡。

在東涌侯王誕走一回,看了一會神功廟,突生感悟,香港粵劇的根基很是扎實,扎根於市民,受平民百姓支持,「睇大戲」是他們的最佳娛樂;扎根於新界及離島各鄉,以及市內平民眾多的社區,只要有機會不輕易放棄,在市區打工的村民,每有盛事,都要回村看戲。

每年上演六百台大戲,背後熱鬧場面可想而知,今年的神功戲先後在大澳、沙頭角、大埔元洲仔、茶果嶺、塔門(包括吉澳、高流灣、三門仔、深灣、三磨石灣及聯益漁村)各地上演,是村中盛事,動用人力物力,村民踴躍參與,沙頭角今年太平清醮舉辦神功戲,聘得龍貫生劇團蒞臨演出,搭戲棚花很大工程,戲棚需要六百至七百支長竹,還需杉條及板塊,須解決運輸問題,村民租用一艘躉船載運,由西環碼頭出發,運至沙頭角荔枝窩,航程三小時,抵埗後,紮成竹排,用吊機放在海面,再將竹排撐至岸邊,村民為幾台神功戲,動用村中人力全力以赴,但求滿足全村居民看幾場好戲,年復一年,以沙頭角一處為例,粵劇有很好的觀眾基礎,只待市區推廣,逐步吸引觀眾。

我們誤以為粵劇已近黃昏,誰想到戲行收入令人羨煞,神功戲下鄉,大老倌一晚演出的收入四萬元作底,多至十萬,慣例演出四晚,大老倌收入起碼十六萬元,多者四十萬元,收入頗豐,紅伶阮兆輝、文千歲、尤聲普、陳好逑、林錦棠、梅雪仙、南鳳,以及汪阿姐、羅家英也曾落鄉登台。

下鄉演戲,也會遇上風險,戲棚在空地搭起,蒲台島的戲棚一半在山邊凌空,若演出期間遇颱風襲港,可謂險象環生,大澳有一年神功戲,演至半場,天文台宣布八號風球,主辦人叫停,即時停演、停電、停水,觀眾匆匆四散,場面混亂。劇團老倌慌忙收拾衣箱,用繩綁穩,戲棚被暴風吹得嘭嘭響,戲班同人不敢外出,擠在戲台上睡,花旦王后吳美英匆匆落妝,摸黑走回租住的棚屋,外面風雨交加,沒有食物充飢,回憶起來,心有餘悸。

還有一宗事故,發生在蒲台島天后誕,這次由吳仟峰的劇團演出;農曆三月港外正醞釀颱風,蒲台島風力漸增,戲棚吹得嘩啦嘩啦響,戲棚位置在天后廟旁,廟建在崖邊,因此有半邊戲棚懸空,這次平安度過,但險象環生。另一次卻出事了,戲班船泊岸後,眾人徙步上山,衣箱留待繩索吊上山,當日吹大風,兩個衣箱吊到半空,繩索突斷,衣箱跌落海中,眾人驚叫,有多人落水合力將兩衣箱撈到岸邊,吳美英的戲服仍可用,吳仟峰的戲服浸透鹹水,繡花線褪色,所以戲服染上不同顏色,不可再用,收入所得不足以抵償損失。這些故事偶然發生,令人難於應付。

每年三月天后誕、七月盂蘭勝,以及太平清醮是粵劇旺季,大小劇團不愁沒地方落腳,其他上演的日子如廟宇開光,新春賀歲,鄉人打醮,神功戲由當地村民及祠堂籌集資金聘請戲班演出,酬謝神恩,人神共享,粵劇依靠民間習俗與節慶盛會的演出獲得生存空間,植根於平民社會,不被淘汰,未來發展,需要文化部門的資助,提供條件向社區推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