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當音樂成為一種本能\李 夢

時間:2019-08-15 04:24:14來源:大公報

  圖:小提琴家海菲茨 作者供圖

  英國知名作家蕭伯納是出了名的「毒舌」文人,挖苦諷刺無所不能,連向來善辯的邱吉爾與他較量,都佔不到便宜。但慣用調侃如他,竟然在聽過一場音樂會後,給台上的小提琴家寫信稱讚:「您能否拉錯一個音,以表明您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位神呢?」

  收信人名叫海菲茨(Jascha Heifetz,一九○一至一九八七),二十世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蕭伯納絕非唯一對海菲茨不吝讚美的人。不論在音樂圈內抑或圈外,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王」的俄裔美國音樂家憑藉其高超技巧及炫目的舞台表現力,成為「小提琴家中的小提琴家」。一九一二年在柏林,十一歲的海菲茨在着名指揮家尼基什執棒下,與柏林愛樂演奏柴可夫斯基名作《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克萊斯勒忍不住對身邊人說:「也許我們該懷着滿意的心情砸碎自己的小提琴了!」不知說這話時的克萊斯勒會否想起曾經的自己。當年,二十四歲的他同樣與尼基什和柏林愛樂合作首演,也曾引得偉大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易沙意起身鼓掌不停。

  活躍在二十世紀的知名小提琴家眾多,且各有風格。有人喜歡奧伊斯特拉赫的溫厚深沉音色,有人喜歡克萊斯勒的華美或是格魯米歐的溫柔明亮,但提到海菲茨呢,人們似乎無法用一兩個字眼來概括他的風格。這位音樂天才實在太過完美──似乎從來不會錯音,從來不會怯場,所到之處盡是歡呼、掌聲和鮮花──以至於奧伊斯特拉赫都忍不住說:「這個世界上的小提琴家很多,但是海菲茨只有一個。」

  從一九五○年代起,海菲茨減少以獨奏家身份演出,轉而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南加州大學任教。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在一眾同輩及後輩小提琴家中如神一般存在的音樂家,卻並未培養出多少得意門生,他的所謂「如果每天練琴六小時,我會一點進步都沒有」的肺腑之言,對於那些天分遠不及他的後輩而言,恐怕只會成為一種誤導而非有益提點。說來殘酷的是,在音樂的世界中,我們至多可以努力到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如有,則是幸運中的幸運了。

  那上天賜賦的百分之一,偏偏為海菲茨所有。因此,當我們聆聽他的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和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甚至他改編的小曲《小星星》,總會從那些旋律中找到極其獨特且罕有的意味。有人說海菲茨的技巧太過完美無瑕,演奏風格太過理性嚴謹,以至於這樣的完美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缺憾,使得他的琴音少一些「人性」的意味。我卻並不以為然。擁有高超乃至炫目的技巧無可非議,難在如何善用技巧以呈現出演奏者希冀的音色。有些人做不到,以至於琴音的雕琢痕跡太重;有些人做到了,便可抵至物我兩忘的情景。海菲茨顯然屬於後者。

  海菲茨雖說並不贊同學琴的人每天關在琴房練習六個鐘乃至更多,卻並不是否認「練習」的意義。在他看來,練琴的地方有很多(可在田野,也可在城市街巷),練琴的方式也不少(手中有琴或手中無琴都可練習),關鍵在於讓演奏小提琴「成為一種本能」。我們或許練習一輩子,也不及海菲茨的十分之一,但若將演奏視作與呼吸、睡眠與一日三餐那般深入、填滿甚至塑造我們的生活,做不到海菲茨,又有什麼好遺憾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