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客居人語\「玻璃天花板」及其他\姚 船

時間:2019-08-11 04:23:52來源:大公報

  朋友傳來近日網上熱傳的幾篇內地小學生作文。簡短、有意蘊,令人腦洞大開,忍俊不禁。其中一篇不足一百字,更讓人咧嘴之餘,也陷入沉思。文中寫道:

  今天早晨和小朋友在養老院門前玩耍,看到兩個老人進養老院。七十歲的老人進去了,九十歲老人沒進去,工作人員:「對不起,大爺,我們不接受兒女健在的老人。您的資料顯示,你有一個兒子。」九十歲老人:「剛剛進去的就是我兒子!」

  最後一句話,峰迴路轉,異軍突起,給了官僚作風和僵化的規章制度重重一擊。難怪老師評語:「太有才了。」

  規章制度本是一種規範,有利於各個層面的管理和計劃的實施,意在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但如果缺乏人性化和靈活性,沒有與時並進,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社會前進的步伐。這種現象目前隨處可見,不分行業,不分地區,也不分國界,幾乎像傳染病般,無形侵蝕着我們社會的肌體。

  大概兩三個月前,我和鄰居就目睹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多倫多是名不虛傳的綠化城市,除了公園多,草地多,大路小街兩旁都種着樹木。夏日滿眼綠意盈然,令人賞心悅目。市民知道,有關部門每年都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補種新樹。

  這天,見有市政標誌的大車來到小街,停在我們屋子對面。去年這裏種的一棵小樹,不知被強風還是人為折斷。兩個工人在臨街草地上走動了一會,就開始挖洞。奇怪的是,他們沒選擇在原處動土,而是在靠近一棵綠樹約兩、三米的地方下手,而這裏距另一邊的樹足有十幾米。

  一個星期後,植樹的市政大車又來了。幾個人下來,看了那個挖好的洞,可能察覺位置不恰當,在那裏走來走去,比比畫畫。不過,最終還是把樹種下,培土並插上護木。

  隨後幾天,傍晚路過這裏的街坊鄰居,不少人都會駐足議論,有這樣種樹嗎?兩棵樹種得這麼「親熱」,今年談「戀愛」,明年就要「結合」了。後面那間屋的屋主說,他當時曾向種樹的人反映,但人家說,我們只管種,要改,你去問挖洞的。我想,如果問挖洞的,他們肯定會叫你去查詢那個預先測量並在草地上噴色做記號的……幸而不久,小樹終於被挖出,再種到兩棵綠樹的中間。

  一棵樹,折折騰騰,多少是因為溝通不足引起的。有人說,「按章辦事」,是加拿大的「特色」,這種死板的條條框框、慢條斯理的作風,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損失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和資源。

  說起人力和資源的損失,在這裏,莫過於職場普遍存在的「玻璃天花板」現象。試想,當你仰頭望向藍天,啊,多麼遼闊,無限弗遠,可以任理想翱翔。可是剛展翅要高飛,那透明的玻璃天花板,就會立刻把你擋住,令你斷羽折戈。多少有資質的婦女或少數族裔,就這樣被埋沒,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縱然工作出色也不獲提升。而這種情況,在號稱民主自由、用人唯賢的西方社會,已成了潛規則。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不分膚色族裔,但要真正實現,路漫漫矣。前段一個調查報告指出,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僱主,看到求職者的姓氏屬有色人種,乾脆就不給予面試的機會。可見,在白人主導的社會,偏見已根深蒂固,要去掉談何容易。

  僵化的規章制度,阻礙社會的進步;而無形的種族和性別歧視,更扼殺社會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