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香港隨筆\向上流\張 茅

時間:2019-07-14 02:59:46來源:大公報

  圖:消失了的舊灣仔碼頭\資料圖片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是灣仔碼頭「水餃皇后」的常客,報社在軒尼詩道,家住九龍,每朝搭以佐敦道為總站的九巴,轉乘油麻地渡海小輪往灣仔,出碼頭走十分鐘路便到報社。「水餃皇后」午間擺檔,午後回家該是下午茶時問,見她的小木頭車,便上前買盒餃子上船,坐在靠邊的座位,吃餃子,享受海風,紓緩工作緊張情緒。那時,她只是中年的小販媽媽,還未稱「皇后」。

  一晃幾十年過去,碼頭早建為摩天大廈,「皇后」在今年初與世長辭,後人低調不事宣揚,以至與她同年代且是粉絲的我,不知道她已乘黃鶴,「臧姑娘」留下一手創辦的品牌企業。

  身上帶着五百元及兩小孩來港的山東普通婦女臧健和,以我們熟悉的「阿信」精神,由碼頭路邊買餃子成為企業家,縱使今日的小學生、大專生吃着「灣仔碼頭」餃子,知道她事跡的也許少數,但「臧姑娘」、「臧健和」使同代的生活於底層港人受了激勵,學會怎樣發奮,努力地向上流。

  一九七七年這位內地的普通媽媽帶着兩幼女由山東的青島來香港,準備轉往泰國,其間發生事故斷了泰國去路,被迫留在沒有親友的香港,吃的住的一時令她處在徬徨中,更困難的是,她聽不懂說不出廣東話,那怎生活下去。

  她僥幸找到一份不用說話,也不用聽話的工作,在一家酒樓洗碗,再轉去電車公司做清潔,也不用說話,一天工作二十小時(不要以為寫錯),因過勞傷了腰骨,送醫院治理,再驗出糖尿病。偶然的場合,有人嘗過她的餃子,稱讚好吃,隨口說:「臧姑娘,你包餃子咁叻,不如擺檔賣餃子啦!」

  她被一句話觸動,決定一試,將僅有的五百元造小木頭車,賣麵粉和肉,拖去灣仔碼頭路邊擺賣,木頭車寫上「北京餃子」,後來加上「灣仔碼頭」,成為過路客口中的「灣仔碼頭餃子」。經歷二十年風雨,賣出了「餃子皇后」的美名,為一家大集團看中,購入「灣仔碼頭」七成股權,注資四億七千萬港元在內地設廠,「灣仔碼頭」成為大小超級市場必售的品牌。臧姑娘最後一次公眾露面,是去年四月坐輪椅出席中文大學敬文書院以她命名「臧健和堂」典禮。

  接着要說第二個人物故事:總統戲院街邊的一位外號「滷味王」的街頭小販。

  「滷味王」不知其名,只知姓黎。七十年代初在銅鑼灣舊總統戲院附近擺檔,其實是兩頭小擔挑,一頭擺雞腳、鴨腎、墨魚、生腸、大腸、牛雜……五毫子切一件,小孩不知怎稱呼他,只叫「切、切、切」,小刀切滷水墨魚,鴨腎等,這一切,便有好吃的,食客自己加醬油、芥辣更是好味。街坊上口碑,認為他的小食滋味可口,食味與別不同。

  問起緣由,他說賣的不是行貨,自己有個小天台,天台擺了一個大滷水缸,每日親力親為,調味是憑經驗,沒有什麼秘方,說來說去,經驗就是秘方,他說如果一定要講秘方,就是這個滷味缸了。好吃不好吃全在滷味缸。

  能稱「滷味王」的,自有獨到的地方,新入行的街頭滷味,沒有自己的滷味缸,向批發商取貨,行內稱為「行貨」,食味沒有分別,就算開一個滷味缸,新水不如舊水,滷出的食物差別很大,滷水不是每次更換,而是日積月累,以舊為好,年份久遠,是為佳品。

  「滷味王」談到他的滷味缸便滔滔不絕,臉上顯出得意神色,聽他的語氣,這舊滷味缸豈止是家當,還是鎮家之寶,謀生的本錢,他不輕易露口風,有人出五萬元買他的一缸滷水,聽來令我驚訝,那時白領的月薪才一千多元,當年的五萬元絕非少數,大抵是四百平方呎唐樓一半價值,他就是不答應。

  這個價錢為什麼不賣?他半帶反問的口氣回答:「怎可以賣,賣了就沒有生意啦!」然後,他細說滷水怎麼好,十五年前他開始有第一缸滷水,每天二十四小時「點明火」,天天火不熄,日夜慢火熬煎,水逐漸成汁,濃郁得不可開交,黑得有似醬了,眼前用十五年熬出來滷汁,吸收無數肉味精華,滷出的墨魚、雞腳、豬生腸、鴨腎、牛十分滋味,在總統戲院一帶幾條街,有一批街坊擁躉。他莞然一笑反問:「你說捨得嗎?」完全理解他的感受,就如我收藏的舊碗,家人說丟掉算了,我總也不願意。

  往後從書本上看到描寫北京一家老店爭產的故事,家產是一滷水缸,爭持不下,兄弟把缸打破,後悔哭泣,這家老店失去滷水缸從此關門。幾年後再遇「滷味王」,從他口中知道大孩子考入大學,小兒唸高中,他在鵝頸街市附近買了連天台的新單位。

  第三個故事要說到旺角廣東道近山東街與奶路臣街街市的「豬肉明」。「豬肉明」年三十餘,無牌小販,早晚在熙來攘往街市路中心擺賣,街市靠近旺角渡海小輪碼頭,從朝到晚,路人如潮水。他的檔口兩張矮櫈,架上一塊長方形木板,這就是他的豬肉枱了,他的身前身後,有燒味店,豬肉舖,為謀生計,他豬肉出售價每斤便宜一元幾角,在縫隙之間生存。每日天未亮即起床取貨,隨即到街市開檔。日復一日,街市一幢舊樓新建,地下有一新舖,他用九十萬元買下舖位,這價相當現在六百萬元,街市一眾傳出新業主為「豬肉明」,一連幾天街市議論不絕,半月後,齊齊賀「豬肉明」新舖開張。

  有人說,六、七十年代是小販的黃金機會,捱得苦加上個人創意便有機會向上流。隨着社會變化,小販的「黃金」不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