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戰火中的鋼琴家/李 夢

時間:2019-06-13 03:13:01來源:大公報

  圖:英國鋼琴家赫斯演出照/作者供圖

  一九四二年上映的電影《聆聽不列顛》(Listening to Britain)中,有一處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戰亂動盪的日子裏,倫敦國家藝廊仍堅持舉辦午間音樂會,男女圍坐在鋼琴旁,聆聽女藝術家彈琴並歌唱,安寧、簡靜,與戶外的炮火槍彈反差鮮明。彈琴的女子是英國著名鋼琴家邁拉.赫斯(Myra Hess,一八九○至一九六五),她在二戰期間籌辦的近二千場音樂會,其意義及影響,不亞於俄羅斯一眾樂師在被納粹士兵圍困的列寧格勒城內演出的肖斯塔高維契第七交響曲。

  邁拉.赫斯出生在倫敦的猶太人家庭,五歲學琴,十二歲考獲皇家音樂學院獎學金,十七歲已在當時倫敦市中心知名的女王大廳中,與新交響樂團及著名指揮家畢勤爵士合作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並很快在歐洲以及美國成名。

  如果不曾遇見戰爭,赫斯或許會像很多年少成名的鋼琴家那樣,在未來的數十年間四處巡演,過上「酒店─音樂廳」兩點一線的生活。但二戰的到來,使得赫斯的猶太身份變得敏感。她無法像之前那樣去到歐洲別國演出,而英國的所有音樂廳也為了躲避德軍空襲而停止在夜晚舉辦音樂會。戰爭爆發數周之後,赫斯想到在博物館中舉辦音樂會的主意。她說服國家藝廊的總監同意其在因躲避空襲而臨時被清空的展覽空間中舉辦音樂會,時間選在中午,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場,持續了整整六年,直到戰爭結束。

  從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午間音樂會」系列一共舉辦了超過一千九百場,有來自十三個樂團、十五個合唱團的超過一千五百名音樂家參與,赫斯親自演奏了其中的一百五十場,分文不取。在那個因戰亂而物價飛漲的時期,其他參與的藝術家,不論名氣或資歷,每場演出只能得到約五英鎊的報酬。但沒人計較這些,就像一九四○年代列寧格勒電台交響樂團的樂師餓着肚子也非得排演肖斯塔高維契那部鼓舞人心的交響曲一樣。戰爭期間,這位看似溫文的女鋼琴家的勇敢之舉吸引了他國音樂人的關注,待二戰結束後,因戰爭而流亡美國的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立即邀請赫斯前往美國演出。

  像不少同輩及後輩女鋼琴家如哈絲姬爾和內田光子一樣,赫斯因其對於莫扎特作品的出色演繹而聞名。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赫斯雖說曾在二戰期間經歷動盪與貧窮,琴音卻出奇地乾淨,不染纖塵。我曾在唱片中聽過她演奏莫扎特和斯卡拉蒂的鋼琴奏鳴曲,速度相對較慢,卻不顯得滯緩,琴音顆粒飽滿,若葉上露水顫動在月光之下。一九六○年代,赫斯曾與同為猶太音樂家的斯特恩(Issac Stern)合作一張專輯,其中收錄的那首布拉姆斯第二小提琴奏鳴曲更是讓人過耳難忘。該曲一改作曲家深沉氣質,旋律明媚光亮,極富抒情性,與兩位猶太演奏者戰後的心境亦相當契合。

  多年前上映的奧斯卡得獎影片《鋼琴戰曲》中,猶太鋼琴家史匹曼與德國軍官在戰爭廢墟上相遇,原本被仇恨煎熬的兩人發覺,在蕭邦的音樂面前,人不該有敵意。另有一些關於二戰的電影如《大時代小神童》等,同樣介紹音樂如何消弭仇恨並治愈哀傷。這些音樂家的故事,一再地讓我們重溫尼采當年的那句話:「如果沒有音樂,我們的生活將是一場謬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