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HK人與事/從小滿說到西環米展/祝 之

時間:2019-05-26 03:02:45來源:大公報

  圖:泰國上等白米,被置於秤和秤砣之間,正等待「權衡輕重」/作者供圖

  小滿(grain buds)剛過,夏季的第二個節氣,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有趣的是,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暑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滿卻沒有大滿。有說這好比中國人謙遜,一無所有未免有所遺憾,但求小滿足,小滿是安,安就是福。不奢望大滿,挺有意思。

  小滿時期,南方地區的農耕,正進行水稻的追肥、耘禾。小滿告知農民,這時是麥穗初齊,是收穫前奏。由小滿、水稻,令人想起現正在西環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舉行的「米展」,詳細談及香港的糧食政策、食米進口貿易、批發零售、農業、飲食業的前世今生。該資源中心面積不大,卻能擺上不少展品,不少文字解說印在從天花吊下來的布幕,靈活處理,觀感舒適。

  米業在香港,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轉變,當中與米相關的舊用具展品,讓人看後感觸良多。戰後的香港,一窮二白,人們能吃飽肚子殊不簡單。上世紀六十年代,筆者是小學生。印象中,有時路過米舖,但見像堆得小山丘高的白米,盛滿在八桶十桶的木桶內。白米之上給插上了一條類似划艇用的划板,板上寫有何種米、何種價錢。那時港人吃的外國米,多由泰國而來,舊名暹羅,暹羅米;也有來自香港新界的元朗米。多桶米的後面或旁邊,多是半身埋在桌前的米舖老闆。多桶米的後面,放置了多個像疊羅漢疊到天花搬高的麻包袋,一個疊上一個,橫放於店內深處,幾及天花。店後面是米倉。展品中也有用以秤米輕重的秤砣。店內尚有一至兩隻黑白間條的貓。存米糧的地方,沒有老鼠不容易,貓的存在大有必要,這貓昂首挺胸到處走,很有「我是大眾食糧的守護大使」氣焰。店內有秤米用的秤和秤砣。古代秤砣名叫「權」,秤桿叫「衡」,「權」與「衡」合起來是「權衡」,是國家法定的計量用具,之所要秤,是買賣雙方公平交易的一個重要模式。

  當時有些米舖獨沽一味只賣米,有些是雜貨舖,柴米油鹽都賣,及後雜貨店的貨品種類越來越多,醬料、糖、醋、罐頭、雞蛋、鹹蛋、皮蛋、冬菇、髮菜等等,都是廣東人的主要食糧。至於白米,那時的本地米多是元朗米,外國米如美國米、日本米、澳洲米尚未引入,外國米多是泰國米,更早期的泰國米舊稱是暹羅米。那時候香港經濟未起飛,一般家庭發薪之日便是買糧之時,「餐搵餐食餐餐清」、「手停口停」。廣東俗語的出糧日,即是發工資日,那天有薪水可領。打工仔,出了力,從老闆那兒拿出了錢,打工仔就拿這些錢去買糧食。出糧日,名副其實那日去買糧,去糴米,一家人才有吃的。到米舖或雜貨舖糴米,都是散裝米,袋中錢多一些就糴多一些米,錢不夠就糴少點米,經過秤米的關卡,「權衡輕重」,公平交易。回家後把糴得的米倒進家中的米缸,米缸外面有大張紅紙,紙上寫着「常滿」。這反映那時代的人的米缸並不是常常有米,寫着「常滿」,寓意常有米,讓家人有飽飯吃。如今,左鄰右里碰頭,若是接近吃飯鐘點,便以互問「食咗飯未」作招呼慣常用語。現代年輕人不知情況,有的以為「這種問法好煩,人家吃飯與否與你何干?」卻不知道昔時中國人常餓肚子,這種問候,是「但願大家不餓肚子」的美好祝願。二十節氣中的小滿,與「米展」的展品,相關含義甚遠。

  「米展」中一種用麻包袋裝着名叫「金嘜」的泰國米,今天似乎難以見到。雖然如今街市仍有散裝米賣,但多數人都到超市買用膠袋包裝好的米,大中小包都有,供顧客選擇購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