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年問歲/姚文冬

時間:2019-02-10 03:17:45來源:大公報

  春節走在街頭,或是入戶拜年,除了互相說些祝福的話,大都愛追問一句年齡。遇見小孩子,會摸着他的頭問:「過年幾歲了?」拜見老人,免不得問一句:「您老高壽?」那些孩童會清脆地答:「八歲!」那自豪的樣子,彷彿年齡是拜年得來的糖果,越多越好;老人則免不得感嘆:「唉,都七十歲了。」雖透出一絲隱隱的無奈,但神情是安詳的,這安詳源自身後堆疊起了厚厚的光陰。

  若在平時,就沒有問年齡的習慣。過年,本就是問歲的日子。年與歲,總是比肩而行,所謂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年與生日,有一個相似的功能,就是改變了人的年齡,但過生日是長一個整歲,過年則是長一個虛歲。除夕,人還是舊歲,轉天到初一,就長了一歲。這習俗反映在新生嬰兒身上尤其奇妙—除夕出生的,比春節出生的,只早了一夜,卻會大上一歲。概因嬰兒呱呱墜地,即為一歲,過年再長一歲,於是,這個才出生一天的嬰兒就兩歲了。

  有位作家說:「年,關照的是宇宙萬物,無盡;歲,觸摸的是生者冷暖,有涯。」樹木經歷了一次四季輪迴,會增加一個年輪,這年輪裏有冷雨,也有暖陽;人熬過一年也不容易,風霜雪雨,冷暖自知,因此也要像樹木一樣增加一歲。增加的這一歲,選在過年這一天,這是年對人間的關愛。

  兒子上大學那年,還不到十八歲,正是風華正茂、青春洋溢;我剛過不惑,可謂意氣風發;父母也只是退休不久,身體康健。三代人都到了各自最好的年齡段。我奢想,若是我們的年齡定格於此多好。兒子卻不以為然:「那可不行,我不能總當孫子啊?」雖是一句調侃,卻掩不住他對年齡的渴求。是啊,晚輩都盼着長歲,長輩豈能永遠不老。於是乎,就有了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的習俗吧。

  記得十年前的春節,幾個同齡人嘮嗑,一個人說:「去年還能報三十幾歲,今年卻不行了。」意思是,去年過年,我們滿四十虛歲了,但周歲還能說三十九歲;而今四十一歲了,即使再按去年的邏輯,那也是四十周歲了,和「三字頭」再也不沾邊了。好在,四十不惑,這個年齡,應是每個男人都喜歡的,最起碼,能從年齡上給自己貼上成熟的標籤吧。

  人生如白駒過隙,倏然之間。如今又要過年了,感覺與十年前又不同了。五十歲,怎麼聽都有點「小老頭」的味道。人是說老就老的,平常不覺也罷,而過年彷彿是有意的提醒,告訴你,你又老了一歲。

  作家慶山說:「如果人可以得到機會,重新回去二十五歲,是否願意選擇回去?我回答自己,不會選擇回去。」我也不選擇回去。人生是往前走的。每個年齡段自有每個年齡段的好處。所以,過年長歲,依然是我對春節心嚮往之的主要因素,如兒時一樣。

  別說五十歲了,六十歲、七十歲,我都喜歡。我經常勾畫自己六十歲的畫面—穿着寬鬆的棉布衣裳、柔軟的布鞋,戴着老花鏡,舒適地坐在藤椅上。幾案茶水氤氳,手中書香沁脾。這安謐、紓緩的生活,難道不是年齡的賜予嗎?況且,活到這歲數,年齡已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標記,更具卸去了人生重負的實質。

  一個人的一百年,其實是一年一個台階的登高過程。過一個年,就登上了一個新台階,人生的高度也隨之增加。過年,無疑是在給你這個新高度頒發證書。那些冬日病重的老人,彌留之際,活着的親人都有一個願望—陪我們過個年再走吧。為此,許多老人都堅強地挺過了年關,才安心地閉上眼睛。他們滿足了親人的願望,也為自己增加了一歲,減去了親人的一分遺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