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星追捧的新食物,藜麥,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奉為完美營養食品。對於大多數人,說起來還是一頭霧水。之前幾次吃到藜麥飯,只知道很健康很有人氣,但沒有深入研究過。
最近到西柏坡參觀,友人送上張家口出產的黃色藜麥,好不驚訝。本以為在內地藜麥很少見,沒想到已經種植,並已經形成了產業。香港一些主打健康養生的素食或西餐廳和沙拉店,近年零零星星用到藜麥。在台灣,還將藜麥做成藜麥芝士棒,是既健康又美味的零食或者代餐。
藜麥煮粥,可佐以少許大米;抑或煮飯,都是美味上品。這大小如小米,形狀如扁平馬蹄(也稱荸薺)模樣的種子,味道驚艷。煮化開後的藜麥,猶如精靈般的存在,藜麥的周遭,有一圈月牙似的環形圍繞着。這細細的月牙環,到嘴中與舌共舞、與牙共鳴,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好生雀躍歡喜。跳躍的種子,在口中儼然開了花。
讓人歡喜的食物,值得深入研究。藜麥原產自南美洲,已有五千至七千年歷史,被稱為「糧食之母」。藜麥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穀物,其富含蛋白質之高,堪稱穀物界的「牛肉」。藜麥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太空人使用。據說,很多專業的運動員,特別是馬拉松運動員,教練推薦的必備食物,就是藜麥。可見其營養特別是蛋白質的豐富所在。筆者實驗證明,中午吃一碗藜麥飯,晚上基本不餓。
而且藜麥含有人體必需的九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還有豐富礦物質,如鈣、鎂、磷、鉀、鐵、鋅,比小麥還要高,纖維、維他命B雜亦都豐富。所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能夠基本滿足人體食物基本營養需要的單體植物,難怪藜麥被推薦為人類最理想的完美營養食品。於是,曾經在南美價格低廉的食品,隨着供求關係的改變,價值飆升。甚至當地人都吃不起了。
據說藜麥非常適合減肥和慢性疾病者,因為藜麥大約含五克脂肪,但其中三成脂肪來自對心臟健康好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三脂肪酸等,有助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的水準。由於它的高鈣含量,可輔助治療骨科病,還可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發生,且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藜麥是穀類植物,被稱為五穀之首,不過,糧食穀物大多屬於禾本科,而藜麥屬於莧科,所以被稱作「假穀物」。不過其營養成分相較於真穀物,真的是有過之無不及。所謂五穀雜糧,如今已經成為糧食的統稱。在《黃帝內經》中,五穀被稱之為:「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
我們吃到的穀物,大抵是植物的種子,種子是生命的源泉,是孕育生命和萬物靈魂根本之所在。這裏談到的藜麥,可食部分是它的種子。粵語講「雙餸飯」,中間的餸,指的是菜,其實就是下飯用的意思。很多人減肥,只吃餸,不吃五穀雜糧,實際上本末倒置,忽略了糧食作為種子,傳承人類繁衍生息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香港找了很多超級市場和街市,都買不到藜麥。前段時間,靈機一動,到樓上去看看。說到「樓上」,名字很特別,第一次聽說,不明就裏。原來,意思是開在二樓的店舖,傳統香港店舖大抵是開在底樓的,所以這在上個世紀末的香港,是創舉,故名曰「樓上」。很多名貴的和生活的乾貨,或者一些特別的穀物,全世界熱賣的好吃健康的,在「樓上」,基本解決了。
果然沒失望,不僅有黃色的藜麥,還有紅的和黑色的。於是統統搬回家。最重要的是,價格比內地網購平台的黃色藜麥還便宜幾乎一半。香港的國際免稅港地位,體現在生活點滴,細微之處謀全篇,才懂得了很多國際精英人士來了不願意離開的原因。
最近和一位剛剛從埃及調配到香港的外交官朋友聊天,說他夫人喜歡煮國際菜餚,特別是剛剛從埃及學會的菜譜,孩子們都喜歡吃。在香港,可以買到任何一個國家的食物,這種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和諧共生,滲透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家店舖,每一方土壤,值得細膩的人玩味和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