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畫中威尼斯\李夢

時間:2018-11-08 03:16:44來源:大公報

  圖:加納萊托畫作《聖馬可廣場》\作者供圖

  最近在歐洲出差,偶得空閒,忍不住跳上羅馬駛往威尼斯的火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或許,「說走就走」這個詞用得並不恰當,因為威尼斯是我心心念念多年卻緣慳一面的城市。我曾讀過詩人拜倫吟詠嘆息橋的美麗句子,曾在電影《魂斷威尼斯》中見過那裏的海水與天空,也時常從孟德爾遜的《船歌》中依稀見到貢多拉船夫的背影。雖然聽過想過這麼多,直到真正來到這裏,走過一條又一條橋,最終撞見聖馬可廣場的迷離黃昏時,我才明白當年拿破侖那句「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客廳」絕非虛浮過譽之語。

  最早了解到聖馬可廣場宏偉闊大的模樣,是在十八世紀意大利畫家加納萊托(Canaletto,一六九七─一七六八)那幅有名的畫作中。這位一輩子生活在水城的畫家,對於故鄉可說是格外迷戀,而他一生的創作,幾乎都圍繞這座城市的人事及自然風光展開。加納萊托的《聖馬可廣場》完成於一七二○年,圖中的建築樣貌與今天我們所見對照來說,幾乎沒有分別。長迴廊、教堂以及高聳的尖塔,環繞廣場四周,靜靜矗立百年,眼見世事更迭,不言不語,別有一種千帆過盡的滄桑意味。

  這件作品初看是一幅風景畫,其實亦有民俗元素,透露了不少當時社會及文化的情形。畫中廣場上三兩成群的人們,男人頭戴闊沿帽,女人穿裙且頭戴長巾,與今人的打扮相去甚遠,卻是當時威尼斯乃至整個意大利最時興的衣着款式。再看,畫中人物舉止,要麼是數位男士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要麼是女子手提竹籃正待前去市集採購,甚至還有兩隻小狗湊在一起玩鬧,全然一幅尋常親切的生活圖景,相比今時今日被自拍客、旅行團和奢侈品買家擁塞的聖馬可廣場,真真引人唏噓,難怪有人說,如今的威尼斯與歐洲其他旅遊熱點城市並無二致,屬於這裏的獨特氣質早已不復存在。

  說到威尼斯獨有的氣質,總是與「水」不乏關聯。對於這座城市中天色與水光的描寫,最讓人難忘的,要屬印象派名家莫內。這位法國畫家一共創作過三十多幅以威尼斯為主題的作品,畫中幾乎見不到聖馬可廣場或是嘆息橋等這座城市中的知名景點,卻每每極富辨識度,可見畫家創作力求神似的功底之深。

  莫內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是在一九○八年,儘管他曾經對身邊人說「威尼斯太出名,不好畫」,卻還是忍不住支起畫架,在海邊露天寫生,創作出《威尼斯大運河》以及《威尼斯黃昏》等傳世名作。來到威尼斯的莫內,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人,視力與體力都大不如前,親見水城風光之後,不由感慨:「要是早些年來到這裏就好了。」

  晚年患上白內障後,莫內視力衰退,對於顏色的辨識度亦明顯下降。故此,他晚期的作品中常常出現大片的紫色,這在他早年創作時並不曾嘗試,可說是畫家無心插柳的一項創舉。《睡蓮》系列中不乏紫色,威尼斯主題畫作亦如此。以那幅收藏在三藩市美術館的《威尼斯大運河》為例,畫中的水、天空甚至教堂的剪影,莫不塗抹以紫色,水光天色之間,霧氣氤氳,顯出莊嚴神秘的味道。

  他另外的威尼斯主題畫作,不論那幅用近乎特寫鏡頭一般的筆觸描摹貢多拉船的作品,抑或坐在船上遠眺岸邊齊整的建築,都含着紫色,輕巧的,宛若漂浮在畫面之上的一團氣,難狀其形,而那種浮動漂遊的狀態,格外令人着迷。莫內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並不以聖馬可廣場和嘆息橋入題(他曾經一度擔心自己的畫作成為眾多威尼斯主題畫作中不起眼的附和或是陪襯),就像描述巴黎略過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一樣,而是另闢蹊徑,用上印象派關注光線明暗對立的看家本領,將那一座浮動在水上的可愛城市畫得又張揚又內斂,又含蓄又性感,頗有窺一斑而見全貌之感。小說創作中常有「蕩開一筆」的寫法,看似無意實有心,想來畫家莫內亦深諳此道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