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巴爾幹半島印象記/陳 安

時間:2018-10-19 03:17:04來源:大公報

  圖:米利亞契卡河上的拉丁橋/資料圖片

  小時候學地理,知曉「半島」定義:「三面環水一面和大陸相連的陸地」,中國有三大半島:山東、遼東和雷州,前兩者都伸進渤海和黃海,後者伸向南海,這三個半島的狹長圖形使我以為地球上所有的半島都狹窄而細長。

  這次為巴爾幹之旅,先細看東南歐地圖,才知這個半島不窄不長,幅員遼闊,形狀稍似加拿大。它也不是伸進海裏去,而是被五個海包圍:西邊是亞得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東邊是黑海,南邊是愛琴海和地中海,半島南端的希臘就位於地中海與愛琴海之間。海對人類很重要,在交通、貿易和戰略上都有重大意義,巴爾幹也就因為瀕臨那麼多海而成了歷代人爭逐之地,成了一觸即發的「火藥庫」。

  我們這次去遊覽倒是和平安全時期,乘着旅行車,一國又一國,順利通過七、八個海關,沒有炮火,沒有硝煙,一路上穿越崇山峻嶺、廣闊田野,安心觀賞山野風光:在羅馬尼亞有喀爾巴阡山,在前南斯拉夫有狄那裏克阿爾卑斯山;巴爾幹山脈則是阿爾卑斯─喀爾巴阡山脈的延伸,橫貫保加利亞中部,直臨黑海,為巴爾幹半島的「脊樑」。「巴爾幹」一詞源於土耳其語,意為「林茂之山」,我們一路上所見山嶺確實都鬱鬱葱葱,覆蓋着茂盛林木。我們看到田野上的莊稼主要是玉米、向日葵和葡萄。根據我們後來每天在各地飯店吃的沙拉來看,整個半島種植最多的蔬菜是黃瓜、番茄和洋白菜。我們也看到不少牧場,牛、羊群在安然吃草,後來發現各家飯店正餐給我們上的牛羊肉實在太多,頗有糟踐之憾。

  「巴爾幹」——土耳其語,這就令人意識到巴爾幹與土耳其之間必有難分難解的歷史關係。土耳其地跨歐亞兩洲,其歐洲部分,即伊斯坦布爾(舊稱君士坦丁堡)所在地,也屬巴爾幹半島。十五世紀中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攻打拜占庭帝國(亦稱東羅馬帝國),佔領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後長期統治巴爾幹,直至十七世紀末,給半島人帶來了戰爭和苦難,也留下了伊斯蘭教文化。我們到幾個城市的老城區遊覽,走在那些由石塊或鵝卵石鋪就的窄街上,見兩旁擠滿了小店和攤位,所銷售物品大多是土耳其工藝品:掛毯,刺綉,彩燈,彩盤,手工陶瓷,玻璃花瓶,銀製酒具,等等,琳琅滿目,色彩艷麗,不少遊客欣喜而購,也因此知道為何土耳其曾有「世界文明的搖籃」之譽。

  土耳其及其伊斯蘭教自然不能永久控制巴爾幹,隨着英國、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對半島的覬覦,也隨着各地不同民族意識、宗教意識的覺醒和增長,巴爾幹半島變得熱鬧起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希臘在大國支持下擊敗奧斯曼帝國,贏得獨立。俄土戰爭延續了半世紀,一直打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俄國損失慘重,奧斯曼更因此而衰亡,一個個「王國」開始宣布獨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等,東正教、天主教也有了與伊斯蘭教抗衡的勢力。到了一九一二年,由獨立國家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向土耳其宣戰,土耳其戰敗求和,這才使奧斯曼縮小了在巴爾幹的陰影。

  由於宗教矛盾、種族糾紛、領土爭端以及世界大戰、各國內戰,巴爾幹半島後來也一直沒有平靜下來,「火藥庫」頻頻爆炸,這個王國或那個共和國分而又合,合而又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約瑟普‧鐵托(一八九二─一九八○)領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存在了四十七年,時至一九九二年,隨着蘇聯的解體而解體,在炮火聲中分裂出六個獨立國家: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巴爾幹化」,這個關於國家或政區分裂的地緣政治術語,又一次得到正確闡釋。

  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我們去看了米利亞契卡河上的拉丁橋,參觀了橋旁的薩拉熱窩博物館。我似乎感到我們穿越到了波黑地區被奧匈帝國兼併的時代,一九一四年六月的一天,當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乘車經過拉丁橋邊時,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普林西普猛地拔出手槍,朝他們射擊。這次刺殺的槍聲不同凡響,結果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年零三個月,三十個國家捲了進去,死了一千八百五十萬人。

  二十世紀從薩拉熱窩開始了戰亂頻仍的漫長歲月,到了九十年代,它又成了波黑內戰戰場。是否要脫離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穆斯林族投票贊成,塞爾維亞族不參加投票,內戰因此爆發。從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六年,穆族武裝控制全城,塞族軍隊圍城攻打,共一千四百二十五天,比二戰時列寧格勒圍困戰還長一年之久,死了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一人。我們這些旅行者進入這個城市後,馬上就被許多房屋上的纍纍彈痕所吸引,有些屋牆上的彈洞已給抹上水泥,可又哪能掩蓋戰爭的創傷。我們還參觀了地道紀念館,在又矮又窄的地道裏體嘗薩拉熱窩人當年打地道戰的艱險。

  這次我們沒有機會前去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否則也會看到一九九一─一九九五年克羅地亞戰爭留下的槍眼和彈痕。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建立了「南斯拉夫王國」,但克羅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之間的種族矛盾由來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戰爭竟演變成了這兩者之間的民族鬥爭,激烈而殘酷,死傷無數。到了九十年代初,克羅地亞決意從南斯拉夫聯盟獨立出來,與塞爾維亞發生衝突,最後爆發成了一場雙方都犯有種族滅絕罪行的血腥戰爭,克羅地亞取得了獨立,人口則減少了三十五萬,大部分塞爾維亞人被迫離開克羅地亞。

  如今前往克羅地亞共和國旅行的人不一定去薩格勒布,但都會去該國南部港市杜布羅夫尼克,我們也欣然而往,見遊人之多不少於迪士尼樂園,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去了。它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城名源自斯拉夫語,意為「森林」,英國詩人拜倫稱之為「亞得里亞海之珠」,蕭伯納說它是「人間最像天堂的地方」。整個城市四周建有高高圍牆,你可以登上去,沿着寬窄不一的城牆道,圍着腳下的城區,以兩小時左右的時間走一圈。居高臨下,你會看見海邊古老的城堡,看見大片紅色屋頂形成的紅海洋,還有紅屋頂之間一條條溪流似的小巷,那些小巷等着你去喝咖啡、啤酒,去買禮物、紀念品。你也可以在城牆道上稍事休憩,眺望湛藍的亞得里亞海,想像自己看見了海那邊的意大利羅馬。不過,一般旅客不會想到的是,在克羅地亞獨立戰爭中,杜布羅夫尼克曾被南斯拉夫人民軍(塞爾維亞的殘餘部隊)持續圍困七個月,受到嚴重炮擊,一百多名罹難者中有著名詩人、劇作家米蘭‧米利西奇。

(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