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培僑書院憶舊\小冰

時間:2018-07-04 03:17:03來源:大公網

  在電話上敲定,與老同事燕一起吃飯。由於時間難湊,這頓飯約了兩年才吃上,她說我忙,我說她忙,最後我堅持:她比我忙。燕畢業於華南師大,當年是培僑書院中文科的學習尖子。我們一邊吃一邊聊,聊着聊着,就談起時任校長羅慶琮博士的辦學風格。

  燕說:「羅校長一手抓國際學校的教學標準,一手抓地方學校的傳統特色,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普世價值結合得相得益彰,短期內,就把書院辦得極具特色,那是一所與時俱進的學校。」當聊到學校的社會發展科Social Development課程時,我倆就上了興頭。我說:「SD課程很有型,那時的文化課都安排在上午,整個下午全部屬於SD。學生們參加各種興趣班,又或者,學校用大巴,把一班一班的學生拉去博物館參觀,去展覽館看展覽,去演講廳聽演講,去原住民村落考察民情,去牧場看牛奶生產過程。教學內容極為豐富,在那裏待過的人,不會視而不見。」

  羅校長對教師們的包容性極好,他要求教師的背景要多元化、國際化,要體現專業。怎樣體現呢?好比說英文老師要來自英語國家,或從英語國家留學回來;中文老師部分來自本土,部分要在內地讀過書。

  燕問道:「那時,每個人都有自己記憶深刻的故事。你的故事是什麼?說來聽聽。」我問她:「你是否記得那年復活節之前的業務學習。會議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各科派人匯報討論情況。中文組的科主任曹老師叫我做記錄,結束時她說,『你整理一下記錄,順便做匯報。』我當時就傻了眼,天降大任啊!我對曹老師說:『我的粵語很得罪人呀!擔心影響中文科的形象。』曹老師說『用普通話講吧,羅校長要求師生們互相適應對方的語言,學校的官方用語除了英語,還有粵語和普通話。』我這才鬆了一口氣,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那天第一個匯報的來自數學組,她用粵語講;第二個來自常識組,用英語講;第三個輪到中文組,我用普通話講。好玩的是第四位,英語組一位叫Paric的白人老師,一上台就嘰里呱啦地來一通日語,之後問大家『粵語、英語、普通話都用過了,我是不是該用日語?』他一下子把大家搞得笑翻了天。」

  「還有一個細節,每個周一的早上全校師生到操場升國旗。國旗升上去之後,是學生代表在『國旗下的講話』。有一次『講話』之後,羅校長對負責這個項目的老師說『今天國旗下的講話形式好活潑,符合學生的情趣,他們喜歡聽。』聽到這話,我當時就想起一句俗語『孩子是誇出來的』。我琢磨,這句話可以替換一下主語,變成『下級是誇出來的』。那是一種動力,聽者心裏肯定喜滋滋的,幹勁兒倍增。」羅校長就是這般視野開闊、高瞻遠矚、循循善誘,也不乏豁達、包容、鼓勵、催人向上!

  學校不過分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堅持讓他們接受體驗性的學習,羅校長認為:「過分追求書面成績,會忽略學生求學的真諦。」他鼓勵學生操練各種技能,預設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以中國文化為根基,面向世界。書院的學生看上去都幸福、快樂、健康,課程沒有多得讓人壓抑,很少聽說有人需要看心理醫生。

  離開書院已久,得知那裏的平均成績突飛猛進,多名同學升入世界名牌大學,包括一名直升牛津大學數學系的跳級生。創校才十來年,這成績,想必樂壞了與學校有關的所有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