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主席陳祖恒,以及商經局局長丘應樺、工貿署署長廖廣翔,主持博覽會開幕禮。\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為響應特區政府支援中小企業的政策,生產力促進局與工業貿易署昨起一連兩日聯合主辦「中小企資援組: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2025」。是次博覽匯聚超過80個來自政府資助部門、科技服務供應商及行業機構的展位,協助企業把握「出海」、人工智能(AI)、數碼轉型、跨境電商及知識產權等發展機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活動中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宣布多項支援中小企業的措施,包括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並擴大資助地域範圍,新增八個經濟體,其中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同時,特區政府將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主動為本地中小企業發掘商機。\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丘應樺指出,特區政府持續透過不同措施,協助中小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根據施政報告,未來三年將透過貿發局在內地及東盟電商市場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推廣香港品牌,助力中小企業開拓銷售渠道。此外,透過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工貿署的營商導師計劃,以及貿發局的「電子商務快綫」,加強培訓與資訊服務。
主動組織企業海外考察
他還表示,政府將推行「創意.電商無限」計劃,提供一站式商業配對及轉介服務,促進港商與電商服務商的對接。信保局亦將擴大對本地電商在不同平台的融資支援,並將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的覆蓋範圍,擴展至所有承保市場,協助港商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
為更有效支援企業,政府將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聯合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及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組成功能性平台,主動組織本地中小企業及初創企業進行海外商務考察,尋找商機。此外,再次推出「還息不還本」安排,並延長八成信貸擔保產品的申請期限。工業貿易署將建立與業界的恆常信息發放機制,及時向中小企業提供最新國際及內地經貿資訊。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快速變化,施政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開拓海外市場及發掘新增長點。生產力局將透過推動創新技術轉移、推廣政府資助計劃及提供專業顧問服務,全方位支持中小企業實現升級轉型。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在出席博覽時指出,是次活動一次過展示所有政府資助計劃,並匯聚多家企業提供支援服務,令中小企業獲益良多。現場舉辦的12場專題研討會,有助企業掌握最新科技應用、數碼轉型、跨境電商及政府資助等資訊。
AI科技助力營銷
此外,多位來自內地及東盟國家的商務代表出席活動,為港商拓展內銷及東盟市場提供引路。他強調,「很多中小企業希望申請資助,但苦於無人指導,生產力局的中小企資援組提供專人指導,確實幫到手。」
今屆博覽設有五大主題展區,包括「求FUND專區」、「出海拓展」、「綠續發展」、「數碼轉型」及「跨境電商與零售科技」,並聚焦人工智能、新零售科技及知識產權品牌三大新興領域。現場首次引入沉浸式數碼場景體驗,透過「AI數字人」互動演示、KOL直播示範及跨境電商平台操作展示,助力中小企業掌握前沿科技應用方案及最新營銷趨勢。據主辦方介紹,是次活動報名人數超過6000人次,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