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大公報》前年推出專題報道,探討南區旅遊業發展方向,業界和市民紛紛建議「鐵路先行」,做好交通配套。右圖:南港島綫西段路線
南區居民翹首期盼的南港島綫(西段)項目迎來新進展!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明確表示,以「輕軌」模式興建的南港島綫(西段)目標於今年內公布項目的最新推展時間表,並爭取在2027年開展前期建造工程。她強調會積極考慮採取提速提效方法,包括創新技術,加快審批流程,壓縮建造時間,力爭早日完工。
「我們等了這條鐵路很多年!希望快點有得搭!」「將來不用轉多程車了。」不少南區居民聞訊萬分歡喜。現時,南區西北主要依賴巴士和小巴,路面交通壓力大,鐵路建成後將為居民出入帶來便捷,有利推動文旅等經濟發展。\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陸九如、伍軒沛
今年內公布推展時間表
港島南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交通運輸便利度不足。南港島綫(西段)建造方案去年底終於敲定,建議採用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類似「雲巴」、「智軌」的技術取代重鐵,社會期盼具體推展時間表盡快公布。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近日據此提出質詢。陳美寶回應指出,政府一直積極推展南港島綫(西段)的規劃工作,並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先後向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及南區區議會匯報項目最新進展。政府正繼續評估項目的財務安排,包括進一步優化走線以及提高成本效益,以期今年內開展項目詳細規劃及設計。
去年公布的南港島綫(西段)建造方案初步走線長約7.5公里,途經香港仔、田灣、華富、數碼港、瑪麗醫院及薄扶林一帶,為港島的西部及南部地區提供便捷的接駁交通服務,便利市民前往港鐵黃竹坑站和香港大學站,服務該區約13萬居住人口及約5萬就業職位。
陳美寶強調,當詳細規劃及設計階段開展後,政府會就項目進行法定環境影響評估,以及評估項目在建造期間及建成後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影響。政府亦會與不同持份者溝通,聽取意見,並敲定建議方案的細節,包括系統設計、造價、財務安排、管理模式等。陳美寶強調,會積極考慮採取各種創新技術,如組裝合成法,盡量壓縮推展時間,以盡快落成通車;會繼續審視並研究其他提速提效的方法,包括加快審批流程等,力爭早日完工。
《大公報》長期關注港島南區優質旅遊資源的有效開發,以及區內便捷交通建設的推展情況,2023年已舉辦專題座談會廣邀持分者建言獻策。對於項目近年持續推進,昨日再傳來實質進展的好消息,多位地區人士及區議員難掩喜悅提出建議。
南區區議員賴家智指出,南區西北現主要依賴巴士和小巴,鐵路將提供更多選擇,減輕路面壓力。他透露接到不少市民意見,關注載客量和出入口位置兩大問題,「現有南港島綫繁忙時段已很擠迫,期望西段在列車班次、信號系統上預留優化空間」。至於出入口,由於香港仔、華富等地人口密集且長者較多,「如能配合主要屋苑設置,將大大方便居民出行」。賴家智認為,2027年開展前期工程是合適時間點,若能提速提效當然更好,但需要各方面充分溝通。
冀優化設計減換乘時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南區區議員朱立威2023年出席《大公報》舉辦的「旅業南圖座談會」時,便指出發展南區需要做好鐵路交通。他點讚陳美寶昨日在立法會上的相關公布,指出過往關於南港島綫西段的討論已持續多年,能夠確定開展工作時間,令人鼓舞,是十分正面的施政措施。
朱立威早前曾到重慶考察當地的輕軌,認為無論是工程大小還是噪音影響,輕軌都非常符合南區西段的發展。他認為田灣及香港仔的交通不算方便,這條路線非常完整地接駁港島,以後令居民出入更便捷。他建議設立透明溝通機制,「在『保質量、護民生』原則下盡快落實項目」。
「華富邨重建後居住人口會倍增,急需集體運輸系統,居民都希望能夠早日動工。」南區區議員梁進表示,政府需加強與南區居民的溝通,進一步壓縮項目推展周期,確保工程高效落地;同時建議優化輕軌接駁設計,縮短其與港鐵站的接駁距離,切實減少居民換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