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行持續增持黃金,是中國優化儲備資產結構的長期戰略。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人行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達7406萬盎司,按月增加4萬盎司,雖增幅較8月回落2萬盎司,但已實現連續11個月增持。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人行持續增持黃金,是中國優化儲備資產結構的長期戰略,也體現全球央行「去美元化」趨勢。此舉有助改善外匯儲備資產配置,提升整體儲備資產的質量與安全性。
宋清輝認為,人行增持黃金屬於長期戰略調整,旨在逐步提高黃金在儲備資產中的比重。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金融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國預計將以「穩步、小額、常態化」方式繼續增持黃金。
國慶長假期間,國際金價持續走強,期金價格一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申萬宏源證券資產配置策略首席分析師金倩婧表示,中期來看,全球央行購金趨勢有望延續,將支持黃金的長期戰略配置價值。在歐美債務風險上升的環境下,各國主權基金與央行有必要控制歐美長期國債的風險敞口,中國引領的全球央行購金趨勢預計將持續,從而鞏固黃金的配置地位。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團隊強調,當前美國通脹仍處高位,聯儲局有望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隨着實際利率可能下行,國際金價仍有上漲空間。儘管近期中國股市上漲令黃金投資需求略顯疲軟,但金價持續走高,中國黃金ETF持倉量有望逐步恢復。該行預計,美元走弱與全球央行強勁購金將繼續支撐金價,「黃金是投資組合良好的多元化工具,有助投資者對沖政治與經濟風險」。
宋清輝補充,黃金兼具戰略資產與避險資產雙重屬性,長期趨勢依然看漲,但波動風險亦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