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家庭資產中股票佔比極高,美股一旦崩盤,將會衝擊家庭經濟狀況。
【大公報訊】量度估值昂貴程度的「巴菲特指標」截至6月底,已升至破紀錄的217%,遠超於千禧年科網股泡沫及新冠期間的190%水平。有分析認為,美國家庭目前持股數量大增,美股已達到超高水平,下行風險也隨之上升,市場一旦回調,對美國家庭財富帶來的損失不容忽視。
股神巴菲特認為,巴菲特指標可能是衡量任何特定時刻估值狀況的最佳單一指標,其計算是基於美國股市的市值與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國民生產總值(GNP),若兩者之間的比率處於70%至80%的區間之內,這時入市就會有不錯的收益。但如果在這個比例偏高時入市,就等於在「玩火」。
有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8日觸及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已累計上漲33%,而全年的漲幅則為13%,並已28次創下歷史新高。另據Bespoke投資數據顯示,標指目前的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已升至3.33倍,遠高於科網股泡沫的高位2.27倍,亦高於新冠後曾升見的3.21倍。較早前,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提到,目前美股的估值過高。
對於「巴菲特指標」飆升,有投資業界認為,主要由大型科技股推動,市場看好其後市大舉買入,市值屢創新高是獲得市場高度認可,因此情況與科網爆破及新冠期間不盡相同。另一方面,經濟學家憂慮美國家庭持股數量大增,現時股值過高意味投資風險上升,加上面對當前市場勞動力脆弱,通脹陰霾籠罩下,股市一旦下行,會對美國家庭財務狀況構成衝擊。
泡沫破裂 勢重創美家庭財務
根據美聯儲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家庭通過直接持有、共同基金或退休計劃等方式間接持有的股票,在家庭金融資產中的佔比達到45%,創下歷史新高。諮詢公司凱投宏觀首席市場經濟學家約翰.希堅斯稱,當前美國民眾的股票持有率已超過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的水平。他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即便在人工智能熱潮推動下,股市短期內可能繼續走高,也應敲響警鐘。同時預測標普500指數今明兩年可進一步上漲,但當前股票在家庭資產中極高的佔比,無疑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