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大公訪談/房協居屋突破 居家安老便利

時間:2025-09-08 05:02:08來源:大公报

  圖:樂嶺都匯簡介

  本港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政府鼓勵居家安老,香港房屋協會在粉嶺的專用安置屋邨「樂嶺都匯」,首次將長者屋與出租及資助出售房屋綜合發展,並引入多項長者友善設計,包括在公共通道減少樓梯及門檻、在單位內設置網絡支援使用「智能樂齡緊急支援系統」等,成為全港首個獲「長者友善樓宇」認證的項目。

  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陳欽勉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指出引入長者友善設計是大勢所趨,發展成本雖然會增加,但有助項目增值。他預告房協正研究在日後的資助出售房屋,將加入「可改動設計」等居家安老設計。\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文) 林少權(圖)

  政府早前公布長者友善樓宇設計方案,並推出「長者友善樓宇」認證計劃。陳欽勉接受《大公報》專訪時率先透露,房協位於粉嶺百和路的專用安置屋邨「樂嶺都匯」,已成功通過評估,成為全港首個獲「長者友善樓宇」認證項目。

  陳欽勉表示,「樂嶺都匯」提供15項長者友善設施,超出認證計劃要求的最少符合10項作業範例,包括在升降機設有座位、所有單位洗手間均採用防滑地板、在戶外休憩空間提供足夠座椅等(詳見列表),長者友善設計元素涵蓋項目內不同類別的房屋,其中長者屋「盛頤居」更配備升級版的長者友善設施(見另稿)。

  陳欽勉:成本略增 但有助項目增值

  陳欽勉透露,「樂嶺都匯」引入長者友善設計,發展成本略有增加,但形容對整個項目「不算什麼」,「增加扶手、加闊走廊、加強色系標籤等,都不是高難度的設計,投入最多的未必是成本,而是心思。」

  政府公布的長者友善樓宇設計方案,提出16項強制設計規定以及多項鼓勵性設計,陳欽勉認為,加闊入口、走廊等強制規定,落實執行並不難,但需要在設計規劃階段就納入考慮,而部分鼓勵性設計可獲納入樓面豁免計算,相信對發展商有足夠吸引力,有助推動政策。

  陳欽勉認為,面對人口老化,要滿足長者住屋需要,不能單靠發展專為長者設計的房屋,而是要在不同類別的樓宇推廣長者友善設計。他透露,房協正研究在日後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加入更多長者友善設計,包括加入「可改動設計」和進一步採用通達設計,讓住戶可隨年紀增長或身體狀況需要,靈活改動空間配置。

  「目前資助出售房屋的買家大多是年輕家庭,但這些家庭未來幾十年可能會繼續住在這裏,若要推廣『居家安老』,我們要在設計階段就加入長者友善設計。」陳欽勉說,相信引入長者友善設計是大勢所趨,滿足社會需要之餘,亦有助為項目增值。

  除了長者友善設計外,「樂嶺都匯」亦引入多項智慧物業管理安排,包括專為屋邨設計了手機應用程式SuperApp,方便居民接通不同屋苑服務,例如接收屋苑最新通告、預約會所設施、登記訪客出入等;當屋邨的商場啟用後,居民亦可透過程式獲得最新購物資訊,甚至消費優惠等。

  與初創合作 研發人工智慧助理

  房協亦與初創企業合作,研發了人工智慧助理Billie,前線人員巡樓時,若發現有設施需維修,只需影相、語音輸入,程式便可生成文字及圖片報告,管理人員可同步看到報告及安排維修,有助加快維修流程及節省處理文書工作的時間。

  陳欽勉表示,「樂嶺都匯」是同一項目發展不同類型房屋的新嘗試,目標是推動跨代共融社區及智慧社區建設,房協樂於與業界分享落實長者友善設計經驗,智慧物管措施亦會分階段擴展至適合的新建及現有房協項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