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滬綜指近期走勢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中速發展的新周期,優質的企業更可能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估值,同時科技創新作為中國企業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投資中國的關注焦點。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提出「股權風險溢價」(ERP)的觀測視角,該指標(PE的倒數減去十年期無風險收益率、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衡量的是投資股市相對於無風險資產的額外回報。他指出,過去三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非常之多,十年期國債償債到期收益率最低達到過1.6%的水平,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勢必帶來整體A股市場估值中樞的提高。\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在日前舉行的瑞銀證券中國A股研討會媒體分享會上,孟磊提到,今年6、7月份以來,高頻的工業企業利潤已經從相對底部開始往上走,負增長開始減弱,跌幅收窄;從盈利層面看,A股去年下半年的增長基數比較低,在低增長基數的背景下,預計今年A股利潤增速在6%左右,盈利增長較之前將有進一步提速。
孟磊借助「股權風險溢價」指標分析,A股當前的「股權風險溢價」仍處於歷史均值上方接近一倍標準差的位置,表明利率下行對估值的正面影響,尚未被市盈率完全吸收。換言之,A股整體估值仍處在比較低的折價位置,遠比表面看起來要「便宜」。此外,更強而有力的政策寬鬆,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及提振市場信心,都會使整體市場估值進一步上行。
AI板塊進第二輪行情
孟磊分析,今年上半年A股新增資金主要以槓桿資金、量化資金、個人投資者資金為主,因此帶來了高風險特徵、高彈性的主題投資風格,資金偏向在科技、人工智能等主題尋找投資機會。孟磊表示,政策的支持加上產業趨勢的變化,包括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型業態,對整個行業的基本面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人工智能在年初迎來一段行情之後,目前進入第二輪行情,由盈利預期改善和產業趨勢變化所推動。
「從市場成交熱度來看,以大科技板塊為例,市場成交熱度確實出現了明顯提高,但和今年初、去年9月份最高點相比,科技股的交易佔比還沒有達到極致狀態。」孟磊稱,只要有更多基本面的兌現,有盈利復甦的推動,科技股行情仍有望進一步延續。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為,10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或將成為A股行情的一個「分水嶺」,可重點留意消費、行業「反內捲」、房地產這幾大方向的政策信號。配置策略方面,建議關注兩大交易主線:一是「反內捲」主題,鋰礦、光伏還有化工板塊的估值偏低,後續行業持續出清、企業改善盈利,估值、股價都有望出現明顯修復;二是TMT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從歷史上看,科技引領的上漲通常能持續一年。
尋找潛在大龍頭企業
科技股、成長股板塊方面,王宗豪認為應該着重關注企業的行業地位,考慮到在科技行業,龍頭企業有着很強的規模效應,體現在企業的研發能力、與客戶的議價權等。投資者可以橫向對比美國一些龍頭公司,來尋找潛在的大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