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賣大戰」燒錢之下,美團上季經調整淨利潤只得14.9億元人民幣。
面對「外賣大戰」大幅燒錢逾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美團(03690),交出令市場驚嚇的季績,第二季經調整淨利潤按年急挫89%,只得14.9億元,遠遜市場預期,在美國預託證券(ADR)股價早段低見26.14美元,大跌15%,折合102港元,較港收市價116.3港元低12.3%。
管理層估計,即時零售激烈競爭仍將持續,預計美團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將出現大幅虧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認為,行業的進步並非來自於短期的巨額補貼,重申反對行業「內捲」。\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在「非理性競爭影響」下,美團第二季核心本地商業經營溢利僅37.2億元,按年大跌75.6%,相等於「燒錢」逾115億元,經營利潤率跌19.4個百分點至5.7%。
期內,核心本地商業收入錄得653.5億元,按年增長7.7%,惟配送服務收入的增幅遠低於即時配送交易筆數的增幅,主要為應對激烈競爭,使配送服務收入中扣除的補貼大幅增加。
王興:即時零售潛力大
王興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即時零售的市場滲透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整個行業加強投資反映市場潛力,不過行業的進步並非來自於短期巨額補貼,最重要通過數字化轉型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
「即時零售業要取得成功,在各種花哨東西之後,一切將歸於基礎,即是選品、價格、服務和交付。」王興提到,美團日均訂單量高達1億,並向1.5億單邁進,強調美團會繼續通過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堅持實現雙贏的原則。他認為,當行業補貼逐步回歸理性,即時零售業務亦會回歸合理的利潤水平。
不過,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陳少暉明言,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美團將在保持外賣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增加補貼,勢必對財務業務帶來負面影響,預計核心本地商業第三季度會出現較大規模的虧損。
王興強調,雖然外賣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拓展更多新客,同時核心用戶的黏性加深、交易頻次增加,即時零售平台「美團閃購」第二季訂單量和交易額強勁,有2000萬新用戶首次嘗試30分鐘送貨服務。
Keeta上季蝕18.8億
另外,受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進行戰略轉型,加上Keeta加快海外擴張的影響,新業務第二季經營虧損擴大至18.8億元,惟經營虧損率較第一季改善3.1個百分點至7.1%。王興表示,對Keeta長遠發展樂觀,以2023年5月拓展香港市場作為起點,目標10年內實現總交易額(GMV)達1000億元規模。
目前,美團前置倉業務「小象超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西安等20個城市設有近1000店,王興表示,逐步將前置倉業務擴展到全國所有一、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