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從成交量、融資餘額、新增投資者數量等指標看,市場情緒顯著轉暖,維持看好A股「中期展望向好」。右圖:滬深兩市成交額約2.59萬億元,而且連續五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
A股昨日雖衝高回落,但市場情緒依然暢旺,滬深兩市成交額約2.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連續五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截至收盤,滬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微跌0.02%、0.12%和0.17%。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指出,8月以來A股上行斜率逐步陡峭,主要指數相繼升穿去年10月8日高點,隨着「賺錢效應」的進一步顯現,更多場外資金開始入市。從成交量、融資餘額、新增投資者數量等指標看,市場情緒顯著轉暖,維持A股「中期展望向好」的判斷。策略方面,「牛市氛圍」之下,A股「成長風格」有望跑贏「價值風格」,受益於市場充足流動性,且具有「高Beta」屬性(波幅高於大市)的小盤股,短期大概率跑贏大盤股。/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昨日盤面上,芯片、半導體、軍工等板塊早盤衝高回調,醫藥、釀酒、商業百貨等大消費板塊漲幅靠前,影視院線、華為概念、機器人概念、稀土永磁等板塊表現可圈可點。下午開盤後,機器人概念、多元金融、大飛機概念表現活躍,惟醫藥生物、芯片、稀土永磁等板塊走軟。隨着指數的逐步突破,市場出現分歧,結構性行情有擴散跡象。
「槓桿資金」對後市樂觀
孟磊觀察到,隨着A股主要指數相繼升穿去年10月8日高點,更多資金開始入場,通信、電子、機械設備等具有「高Beta」屬性的板塊漲幅領跑全市場,相信A股已迎來「牛市氛圍」。A股日均成交量已從7月的1.63萬億元,走升至8月的1.95萬億元,遠超今年上半年1.39萬億元的日均成交量,表明散戶投資情緒的提升。
近期A股市場融資餘額持續攀升。孟磊判斷,「槓桿資金」對後市持樂觀態度,但從融資餘額與市場流通市值的比例看,目前市場槓桿仍遠低於2015年中的水平。此外,隨着市場情緒的轉暖,A股每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正在增長,7月A股新增投資者約111萬人,惟仍不及去年10月的380萬人。
在孟磊看來,市場情緒的轉暖,將促使各路增量資金進一步湧入A股。2020年以來內地居民已積累超7.2萬億元超額儲蓄,從近期M2(廣義貨幣)與M1(狹義貨幣)之間的「剪刀差」看,整體資金流動性開始增強。同時,股債「蹺蹺板」現象,使得部分債權基金產品淨值出現回撤。
「近期新發的公募與私募基金規模均顯著高於去年均值。」孟磊補充說,新發公募基金規模通常滯後於股市,隨着股票和基金市場表現的回暖,公募基金新發規模有望逐步提升。考慮到「公募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的要求,靜態估算下,公募基金2025年至2027年,每年至少需增持5900億元、6500億元和7100億元A股。
今年料萬億險資加倉
孟磊續稱,今年以險資為代表的長線資金入市積極,得益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險資今年淨流入權益類資產的資金規模或達1萬億元。
展望後市,孟磊預計,投資情緒顯著轉暖背景下,A股中期展望向好,「成長風格」有望跑贏「價值風格」;行業偏好方面,繼續看好具有「高Beta」屬性,且對流動性敏感的行業,「得益於充裕的市場流動性,以及較高的Beta屬性,小盤股短期料繼續跑贏大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