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小米:汽車業務下半年料錄盈利

時間:2025-08-20 05:01:45來源:大公报

  圖:小米第二季業績摘要

  【大公報訊】小米(01810)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昨在電話會議表示,小米不會參與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最重要任務反而是完成汽車交付。他透露,隨着小米汽車經營虧損持續收窄,有望在下半年實現單季或單月的汽車新業務盈利,維持全年目標35萬輛汽車交付目標。

  盧偉冰提到,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間,小米在汽車等創新業務上的費用投入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下同),迄今相關業務仍有較大虧損,距離全面盈利還有很長時間。他續說,小米汽車除了發展中國市場,還計劃在2027年進入歐洲市場。

  智能電動車收入飆2.3倍

  小米公布,第二季總收入錄得近1160億元,按年增長30.5%,經調整淨利潤約108.3億元,升75.4%,超預期。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第二季實現收入206億元,按年急升2.3倍,共交付81302輛新車,再創歷史新高。期內,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經營虧損收窄至3億元。

  智能手機業務方面,第二季收入按年跌2.1%至455.2億元,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240萬部,微升0.6%。盧偉冰直言,市場原預期整體手機市場有單位數增長,如今所見確有偏差,但小米今年出貨量目標維持約1.75億部,目標在中國市場份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力爭3至5年進入「2億俱樂部」。

  盧偉冰表示,小米在中國市場是靠規模及高端化,今年會重點由4000元至6000元價位段,轉向超高端的6000元以上。他認為,小米智能手機以產品結構優化為基本策略,目前還未看到平均售價(ASP)增長天花板。

  對於家電行業的價格戰,盧偉冰直言,小米頂住了價格戰的衝擊,第二季大家電收入增長66%,空調ASP增長約10%,實現量價齊升。他強調,小米不會參與家電行業的價格內捲,不在意一、兩個月的行業排名,更重視的是集團長期戰略是否正確,重申對小米大家電有信心完成今年初的目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